北朝帝业 第183节(1 / 2)

虽然大行台和独孤信之间是有一些耐人寻味的意味在其中,但也并不会宣扬到人尽皆知。而且武人们对于政治上的纠纷本就不算敏感、或者说短视,只要可以谋求到一个机会可以建功立业、加官进爵,别的都不会计较太细。

见到李泰登门,独孤信家奴们自是不敢怠慢,直接将其引入中堂。

堂上宾客七八人,见到李泰行入,彼此间的对话便都停止下来,有几个官爵不及李泰的还忙不迭避席起身。

“伯山到这里来,且先见过户中几位至交。”

独孤信抬臂对李泰招手,示意他到近前来,然后逐一向其引见席中几位宾客,李泰也都一一见礼。

“李散骑时名早有耳闻,往或匆匆有见,只是未暇驻足细睹,今日再观,不得不佩服河内公慧眼识金。如此英俊少壮,岂能错过啊,我今已有将欲扼腕之感!”

坐在主宾席中的是一名元氏宗王,独孤信介绍起来自然不会直言其名,元家宗室又是杂多,李泰也懒得再作细想,只是微笑作揖多谢大王谬赞。

其他客人们也都对李泰多有恭维,态度远比在外单独遇见时热情殷勤得多。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是虚伪客套,一名敬立于末席、年纪瞧着三十上下的青年武官从李泰入堂伊始便认真打量着他。

等到李泰视线望来,不待独孤信相作引见,此人便大步迈入堂中,对着李泰长作一揖,然后便大声做起了自我介绍:“某名贺若敦,之前李大都督受辟台府时便曾有见,当时大都督唯风采惹人,事迹却未称异。

不久离府转戍河防,没想到短年之内大都督声誉已经鹊起府中。如今逢此堂中,大都督声位俱已远超末将,使人有感虚度光阴,惭愧惭愧!”

对于刚刚认识的人来说,这样一番话实在谈不上有礼貌,恭维不是恭维、谦虚不是谦虚,只是让人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咱俩很熟吗?怎么啥话都往外喷。

但也幸在这家伙张嘴就先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故而李泰听完后倒也没有多感意外,只是感慨这大嘴巴明显不是一时的症状。老子刚入台府时只是一个小白脸、样子货,这用得着你来提醒?

“贺若郎心口一体、率真坦诚,更兼勇猛坚强、胆气雄壮,伯山你能让他相望自惭,可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啊。”

独孤信还有点担心李泰年轻气盛、可能受不了贺若敦的口无遮拦,于是便入前一步微笑说道,但很快便要后悔自己插这话做什么!

李泰还没来得及答话,贺若敦便又开口说道:“诚如河内公所言,末将虽非世道名流、国之重臣,但寻常俗类也未可令我心折。

李大都督自非徒具虚名的俗类,余者事迹不言,单只去年白水阅场部曲列阵演武、抓擒中山公于阵中,便让人敬佩不已!

末将只憾当时身未能至,否则必自请缨追从大都督同场作战。兵者大凶,动辄生死,如中山公之类未以知兵见著于时,所趁无非起事于先,恃此资望傲凌少壮,此类徒具虚名者荣养于户则可,若使将兵,实在是……”

“久未相见,贺若郎怎么酒量已经不如当年?还是我堂中所供酒水不美,让你急吐醉言?”

独孤信一把拉回了李泰,又抬手将贺若敦按回席位中坐定下来,嘴里打着哈哈召来仆人训斥两句,并下令将日前禁中所赐御酒取来以供宾客畅饮。

李泰落座于独孤信席侧临时加设的空席中,却还忍不住打量了贺若敦两眼,见其神情似乎仍有些意犹未尽,不由得大叹好好一个人,怎么就偏偏长了一张嘴?这家伙还没被人打死,属实是因为他自己还挺能打啊。

李泰自以为自己就挺招人恨了,但在见到贺若敦这个专业mt之后,才总算感受到什么叫仇恨拉的稳,能跟他做朋友的,人品能力如何且不论,起码这涵养是个硬指标。

李泰倒是挺想在这方面挑战一下自己,虽然这贺若敦嘴是真的臭,但他儿子也是真的香,于是在坐定下来后,也借着寒暄打听一下贺若敦目下家庭情况如何,得知他大统九年受邙山战败之类曾一度解职归家,虽然官场失意但家庭生活却和睦起来,到了第二年便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即就是贺若弼。

李泰听到这话也不免大生感慨,风物长宜放眼量,世事就是这么奇妙,邙山一战西魏虽然大败亏输,但也让宇文泰下定决心推动府兵制的建立,不独缔造了日后隋唐帝国赖以创业的强大军事体系,居然还打包奉送了一个对结束南北朝乱世有突出贡献的名将!

贺若敦并非北镇武人,也非追从孝武西迁的洛阳人士,其父子直到大统三年才自河南来投,在西魏朝堂和霸府中都没有一个势力群体可以守望相助。故而贺若敦才有些瞧不起某些徒具虚名的北镇武人,为李泰打脸赵贵而叫好。

独孤信东征洛阳时,贺若敦追从军中,因其勇武而得到了独孤信的赏识举荐,宇文泰便将贺若敦召入麾下担任六军都督。

但贺若敦性格如此,即便有大领导的赏识,跟同僚之间也都相处不好,仕途难免波折。他前说李泰初入台府时便曾见过,其实还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了,因为那时候早被解职归家生儿子去了。直到大统十年河防士力不足,宇文泰又感其勇武重新找回参戍河防。

眼下贺若敦仍然供职于六军,有一个帅都督衔但除了本部部曲之外,并没有具体的职掌,基本上也就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处境谈不上多好。

今天来拜见独孤信,贺若敦也是心有所图的。他这样的性格平时难免得罪人,不说神憎鬼厌也差不多,唯有在战场上凭其勇武才能获得尊重和敬畏。

但六军迟迟没有具体的作战任务,即便是有怕也不会给他安排什么好的战事任务,故而便又想到了老上司独孤信,希望能在独孤信这里找点机会。

贺若敦虽然嘴贱但也并不傻,在彼此谈话中也隐隐感觉到李泰对他颇为好奇看重,心中自是一喜。

若是早前年轻气盛时,他对此也不会过分在意,毕竟赏识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可如今年近而立却仍一名不文,心里纵然还有傲气也已经打了个折。

所以对于每一个可能的机会,他也都珍视得很。李泰不只是独孤信的新婿子那么简单,更是陇边新晋的二号人物,若能得其所好引纳军中,自可摆脱如今投闲置散、无所事事的状态。等到有了显赫的功勋在身,那处境自然会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第0318章 心思神往

独孤信家中访客络绎不绝,大多数都是由家将幕僚在前堂接待,但也有身份不俗、需要引入中堂由主人亲自招待者。

所以这中堂宴席一旦摆开,顿时便成了流水席,宾客们出出入入、随来随走,从上午到傍晚已经换了好几茬,甚至就连独孤信和李泰都交替着离席退出活动醒酒。

但唯独有一个客人坐的最是稳当,就是大嘴巴贺若敦,面前食案上的酒菜都换了好几拨,却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直不曾离开。

李泰见到贺若敦如此,也不由得暗暗叹息,时下自非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太平盛世,贺若敦这样的勇将无疑是最宝贵的人才,且也并非寂寂无名之类,就连大行台都深知其人勇武,却仍然还是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样子,可见嘴臭对一个人前途的影响。

李泰自己当然也不是一个多么讨人喜欢的家伙,单单一个考成法就得罪了大多数的台府幕僚,但他做事既有前瞻性又有系统系,故而可以不必理会同僚们对他感官如何,因为随时可以开辟新的事业领域而不必受人掣肘。

但贺若敦显然没有这样的禀赋,就算宇文泰爱其勇武要作提拔,起码也得其人有确凿之功,否则就算是提拔上来了,也只是一个不能服众的侫幸之臣。

一直到了夜深时分,翁婿俩才送走了最后一波宾客,包括一直赖在席上蹭饭的贺若敦,见众人全都离开,便也只能起身依依不舍的告辞离开。

中堂里酒气熏人,在将宾客们送走后,独孤信便将李泰引至侧堂坐定饮茗醒酒并稍作闲聊。

“今日席中,观你言谈,看来也是对贺若家儿郎颇有赏识?”

独孤信曾经旅居江南数年,倒也略染饮茗的习惯,轻呷一口滋味丰富的茶汤,望着李泰微笑说道。

“我今尚且需要学步于亲长足后,有什么资格去赏识纳荐时名早传的骁勇壮士?”

李泰闻言后连忙摇头说道,自是不好明说他所赏识的乃是贺若敦之子贺若弼,至于这个老子,若说赏识还是有点狂妄,而且他也未必能够降得住,若把这主t召进自家队伍来,可能这点家底都得被那家伙一张破嘴霍霍干净。

“哈哈,不必妄自菲薄,观大行台对你的职使任命,可真是寄望深厚,赏识得很呢。”

独孤信这话一出口,房间中气氛顿时就变得有些怪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