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14节(2 / 2)
虽然借着表哥崔谦这个都官尚书和若干惠这六军大将的关系,李泰也能把这些事情办妥,但宇文护这么热心,李泰也就没有必要再麻烦自己,借着宇文护将部下们的编制给搞定。
这还只是捎带手的事情,接下来李泰要讲的才是他选择让宇文护暂掌其部的真正原因。
“甲兵便如鹰犬,饥则鸣叫不断、狂躁难控,若需饱饲、则必血肉!这三千营卒望似健壮精锐,可若长久师困不出,则必精神松懈、志力怠弱,无复强军之姿。”
李泰又望着宇文护开口说道,见到宇文护也点头附和他的说法,便又笑语说道:“那么萨保兄你可有腹计,打算接掌部伍后将要用兵何处以训饲这一支人马?”
宇文护听到这话后便是一愣,这个问题他真的没有考虑过,从得到消息到现在,所想的只是自己的私人势力总算大大扩张一番,再如邙山之战那种大阵仗,也不必担心所督人马一触即溃、让自己险些丧命阵中。
说到底,他仍是被亲长保护的太好了,对于军国大事缺乏一个切实立体的认知,对于国运前程也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构想规划,故而在面对这种创设性问题的时候,思路就贫瘠的几乎没有。
“事发突然,我于此的确未暇构计。但是,伯山你既将此雄师引入国中,那必然是深有后计,总不会圈养营中、任此精兵荒废吧?”
虽然思路不够开阔,但宇文护脑筋也转的挺快,稍作思忖后旋即便又反问向李泰。
李泰闻言后便又点点头:“那我也实不相瞒,便将所谋后计一并说于萨保兄,行或不行,便由萨保兄自决了……”
说话间,他便将自己的一系列计划讲述起来,一些军事构想自然是围绕陕北这个他经营颇深的区域进行,将人马带往陕北,继续深刻经营地方的同时还伺时而动,等到东魏方面发生什么人事调度时率军自河套越过黄河,沿着代北和西河地带对东魏的晋阳西部地区进行侵扰。
他当然不会直言接下来东魏大军将会聚集在玉璧城下,所设想的情况只是高欢或许转驾邺城,致使晋阳防务空虚。但就算是这样,也让宇文护听得两眼精光四射,显然对于这偷家计策心动不已。
为了加强这一行动的逻辑性,李泰还拿刚刚打通的陇右河西商道来说事,如今西魏的商贸路线已经具成,但当下丝路贸易的重要路线仍是晋阳到漠南这一线。
所以通过这些骚扰,还能打击晋阳以北的商贸路线,从而让这一方面的贸易量转去相对更加安全的陇右河西。这些陇右人马们于此方奋战,既能建功立业,还能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那自然是斗志十足啊!
“还有、还有我阿摩敦!若真能精骑扫荡攻入晋阳城下,一定要仔细察访,将我那命苦可怜的阿母救回!”
宇文护被李泰一通讲述也煽动的热血沸腾,已经幻想着能够犁庭扫穴一般的攻入晋阳,握着拳头一脸激动的说道。
李泰听他此言,也不由得叹息一声,虽然说宇文泰的儿子们在宇文护眼中都跟充话费送的一样,但这家伙也的确是挺孝顺,刚见到自己的时候便问过自己知不知他母亲下落消息,至今仍然念念不忘。
宇文护这股劲头,正是李泰所需要的。他就是需要通过宇文护来炒热这样一个军事方案,等到高欢接下来大军南来时让霸府意识到还有这样一个反攻路线可以选择。真等到玉璧之战打响,这方案显然不可能由宇文护这个半青执行。
除了六军精锐之外,李泰所部陇右健儿们是唯一一支数量可观且具有长途奔袭能力的军队,而李泰对陕北情况掌握精熟,且离石胡残部如今都是他家奴部曲,无疑是执行这一计划的最佳人选。
只要能够返回陕北,那主动权自然又回到手里来了,去或不去看情况再说,真要势不可取,李泰也不会傻呵呵往东边冲。
两人在这里兴奋的完善向晋阳的偷家计划时,眼下的晋阳城中,也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再次投射到西南方向。
第0380章 高王壮志
晋阳地处山河表里的并州腹心地带,乃是号称东带名关、北逼强胡的中原北门,乃赵国故邑、汉文潜邸,魏晋以降更成为区域之内无可取代的枢纽核心。
晋阳城筑造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从战国时期一座周回数里的小城发展壮大。五胡乱华的初期,西晋刘琨驻守并州以抵抗汉赵刘渊政权,将晋阳城筑造为一座周回二十余里的大城,也奠定了如今晋阳城城建规模的基础。
六镇起义发生后,尔朱氏先造霸府于晋阳,颇作土木营建。而等到高欢平定尔朱氏后,同样也将霸府设立在了晋阳。
同这个时代绝大多数雄城大邑一样,如今的晋阳城并不只是一座单独的城池,而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城池宫苑所组成的一片建筑群。
晋阳城池规模最大的是北城区,其东为并州州城,是州郡官府所在地,其西则为晋阳郭城,是主要的平民居住区和商贸区。
晋阳郭城外有护城河名为风谷川,乃是汾水支流,在风谷川北岸的平野和山谷之间,还伫立着众多的戍堡坞壁与城邑。这其中有的是六州鲜卑所驻扎的兵城,有的是往来胡商所建造的聚集地。
这一片区域虽然占据了晋阳城一半以上的范围,但却并非城池的主体。
晋阳郭城向南,依傍西山有一片恢宏华丽的宫殿群,不与郭城一体而自为一城。
这一座宫城名为晋阳宫,乃是去年渤海王高欢启奏邺城皇帝陛下所起造的一座别宫,规划格局极为宏大,至今仍然还在建造之中,但也有一些宫室已经投入使用。
邺城中的皇帝本就是一个傀儡,自然不会远至晋阳宫来居住。因此晋阳宫用以安置的主要便是因罪没官和战争俘虏的奴婢,这些奴婢们圈禁于此,也要竟日劳作,为晋阳周边的军队制造各种军服器械。
因此晋阳宫虽然拥有一个宫苑之名,但实际上却是官造工坊,与宫城东侧毗邻汾水的诸军器工坊连为一体,源源不断的为大军打制器械。
在晋阳宫的南部区域,密集排列着数座城墙高大坚固的子城,这些子城中无不驻扎着精锐人马。在这些兵城拱卫之中另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坚城,这便是东朝霸府所在的大丞相府。
大丞相府南面便是晋水河道,河道两侧分布着大量的勋贵府邸,有的府邸规模本身便不逊于一座小城,内里居住着各自的亲族成员与亲信部曲。在这些豪邸的周边,也分布着一些专为权贵们提供各种服务的商贾铺业。
这些拥有着不同功能的区域,共同构成了闻名天下的晋阳城。而这还仅仅只是晋阳城本体建筑,若从更大的一个角度来看,晋阳城的周边还分布着侨置的六州州城以及其他兵城,用以安置六州鲜卑军众。
六州鲜卑以原六镇镇兵们为主体,自高欢河北起事反抗尔朱氏霸府便一直追随,后来又陆续加入来自其他各方的军队。
这些人马便共同组成了晋阳兵,不知有邺下天子,唯渤海王马首是瞻,只需大丞相府一道令符,顷刻间便可聚集起十数万大军,乃是高欢赖以称霸河北、制衡诸方的最基本力量!
七月初的晋阳城,气候同样燥热有加,自城南引入的晋水虽然穿城而过,但因城南众多权贵人家穿凿河道任性引流,以至于河渠阻塞不通、几成死水,非但没能带走多少暑意,反而滋生不少的蚊蝇。
每有豪强权贵沿河行过,都得奴仆引燃艾柱熏香、用烟气驱逐那乌央乌央的蚊蝇队伍,才能不受侵扰。是故每年入夏之后,晋阳城南香料买卖最是兴盛,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香料铺子。
位于晋阳城西侧的西山,分布着龙山、蒙山等一系列吕梁山支脉,既给晋阳西面提供了天然的保护,也是城中居民们绝佳的避暑胜地。
此边旧年常有稽胡出没,去年渤海王统御人马将吕梁山中稽胡贼寇清剿一通,才使得匪踪渐少,随后便在龙山山岭间兴造避暑别业。
一场暴雨过后,山野间凉风习习,升起的朝阳照射的山林更显青葱翠绿、不胜清新。
阁楼窗下,有一名体态丰腴富态、身穿白练长裙的妇人正自对镜梳理着发髻。妇人年在四十岁许,但仍肌肤白皙、眉眼姣好,眼角唇边或有几道皱纹隐现,但在脂粉涂润之下,仍然倍现美艳动人。
妇人一边轻梳着略显稀疏的头发,一边望着铜镜中映出的面容,只觉得较之往常更有春色,便不由得眼波流转,望向仍在帷内榻上高卧睡眠的长大身影,眉眼间情意更浓,竟露出二八少女一般的娇羞媚态。
但这娇态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名入内奉送什物的婢女行走不慎,将阁门间的珠帘撞得摇晃响动起来,妇人眉头陡地一簇,本还含情脉脉的两眼顿时冷厉如刀,转眸扫了那婢女一眼,婢女已经是惊吓得面无血色,亏得左右同伴眼疾手快的搭手搀扶,才免于直接瘫卧在地。
“竟然已经天亮了!”
这时候,帷内响起一个低沉慵懒的声音,那美妇又恨恨瞪了婢女一眼,这才连忙起身向室内行去,短短几步之间,神情复又转为了之前的美艳娇媚:“大王前告久未从容歇息,妾见王睡正熟,便未敢惊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