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24节(2 / 2)
至于城中暴动的这些稽胡则更可怜,城中留守仅仅只剩下一百多名晋阳兵,而暴动的胡卒士伍却有一千三百多人,结果是用伤亡近半的代价才杀光了这些镇兵。
对此李泰也不由得心生感慨,那就是六镇兵变这些老兵们只要不死干净,那天下就休想统一。
因为这些镇兵战斗力强悍的同时私曲性质实在太强了,哪怕威望强大之如高欢,从尔朱氏手中将他们解救出来,又带领他们打败了尔朱氏从而建立晋阳霸府,可若讲到忠心,这些镇兵仍然效忠各自将主,高欢还要排在后面。
忠诚度高、战斗力高,乍一看这种人马实在是太馋人了,但私曲性质浓厚使得他们本身骨子里就带着一种分裂基因。
高齐政权虽然取代东魏,制度建设看起来也很美好,但其实由始至终都没能完成从霸府到中央政权的转变。晋阳兵是高欢留给后代的一个丰厚遗产,也是贯穿北齐始末的一个负累。
当然,这些情况都不是李泰需要考虑的问题,比较让他头疼的是东魏兵战斗力的确是强,若是全无策略、就这么一路莽到晋阳的话,极有可能会折戟半途啊。打这些镇兵跟稽胡那种水货,的确不是一种感受。
攻克乌突城后,李泰即刻便传信回去,着令韩果率领三千人马速速过河入驻乌突城。此城乃是东魏在吕梁山西麓的最大戍所,并且也关乎他们一行人的退路,自然不放心让稽胡人马防守。
他今掌握的人马,除了三千陇右健儿,还有从去年便驻扎在魏平的三千多名故曲,若有需要的话,短期内黑水防城还能调集两千多人马北上增援。再加上韩果也在东夏州聚集了两千多州兵,意味着他能在此投入一万出头的兵力。
如果不想攻破晋阳并长时间占据下来而只是搞事情的话,这些兵力自是充足有加,但如果想用最小的代价去获取最大的战果,那么路线和计划仍需认真斟酌一番。
皮景和之前在战场上险些射死李泰,如今被俘投诚过来,也是心有余悸,为了将功补过,对于自己所知的东魏情报也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泰见这家伙如此态度诚恳,也不由得暗笑老大哥这是啥眼神、就选了这种人做自己的亲信都督?但一想到高欢还给尔朱荣做过亲信都督,他便也释然了,哪个的卢不是老大的心肝小宝贝呢?
按照这皮景和的供述,除了乌突城外,东魏在此间虽然也设置了其他的防戍据点,但绝大多数都没有直接的驻兵,而是由当地豪强乡曲驻扎并接受乌突城主的管束。
严格说来,乌突城仅仅只是监视此边稽胡动态的一个耳目所在,东朝真正用以防备稽胡暴乱的地方,一个是乌突城北面的岚州秀容城,此本尔朱氏故居,六州鲜卑之中的恒州也侨置此境,常年驻扎着上万晋阳兵。
另一个则就是吕梁山东麓南侧、位于汾州西河郡境内的六壁城,此间多年以来便是防控离石诸胡的重镇,又先后侨置了蔚州、灵州等于境内,驻扎的人马较之秀容城还要更多。
当然这所谓的驻扎人马是在寻常时节,如今晋阳大军大举南下,仍然留戍这几个位置的人马具体还有多少,皮景和也并不清楚,也不敢随便估算,以免造成干扰误判。
除此之外,皮景和还交代了如今在离石地区,残留的稽胡部众仍然不在少数。稽胡在此境生活繁衍的历史悠久,充分利用了复杂多变的区域地势而躲避大军围剿,等到大军撤离之后便又开始进行活动。
在攻夺下乌突城的第三天,韩果便率领后继人马着急忙慌的赶来增援,并将此城城防接手过来。在这过程中也始终不见东魏大队人马前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皮景和所提供情报的准确性,以及晋阳周边留守兵力空虚的事实。
不过乌突城失守的情况肯定也是泄露出去了,李泰自知拖的时间越久,便会给晋阳方面更多的筹备力量以应变的时间,丧失奇兵的效果,所以当其没有了后顾之忧后,即刻便展开下一步的计划。
第0399章 汉赵故都
山岭间望似一座平平无奇、不甚宽大的沟谷中,刘阿七率员策马驰入其中巡视一番,果然在山谷内发现胡众聚居的痕迹,再作一通搜查与劝抚,陆陆续续便有胡众从从山谷中行出,站在谷外平地上等待整编。
“韩将军真是鹰视秋毫,究竟是因何发现此间竟然藏匿着胡部人口?”
李泰看到不断从山谷中走出的稽胡男女,又忍不住望着韩果一脸惊奇的发问道。
随着援军抵达、后路无忧,李泰进行的第一个计划就是先把水搅浑,让东魏留守人员不能准确把控到他们一行的准确势力与具体目标。
要做到这一点,只凭他所部人马显然是不够的,而且若真上万人马倾巢而出,在东魏的地界上进退招摇,那可不算是迷惑对手,而是在坟头跳舞。
此境分散的离石胡诸众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自前年大军进剿之后,诸胡部损失惨重,除了逃窜出去的左贤王部,剩下这些也都是东躲西藏、生活的暗无天日。
如果能够把这些离石胡众都给搜集招募起来,那也绝对是一股可观的力量,且不说能爆发出多大的破坏力,起码是能将李泰所部人马势力与目标掩饰在其中,让晋阳留守者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当他们着手这一计划的时候,韩果这个武川宿将便又给了李泰一个大大的惊喜。
此间地形复杂多变,残留的稽胡部众们又东躲西藏、居无定所,所以才能在东魏军队的围剿下存活下来,李泰想要将这些人马给搜索出来,也没有什么准确笃定的目标,只能进行地毯式的搜索,效率难免低下。
但韩果主动请缨、随队执行这一任务,只通过临高远眺的观察便能发现胡众藏匿的区域,凡所手指之处搜查一番,十之八九都能有所收获,再由刘阿七这个原左贤王心腹入前招抚说服,使得效率大增。
李泰看到一天多的时间便访募到两三千名稽胡族众,心情畅快之余也不由得大为好奇,韩果究竟是通过什么迹象来判断。
须知他之前还在思忖要不要把雕阴刘氏驯养的大雕给带来用作斥候,但现在看来,那些能在天空翱翔俯瞰的大雕怕都不比韩果这样效率。
韩果闻言后便矜持一笑,旋即便说道:“有的时候的确是凭一些微末迹象去发现,但也有的时候全无痕迹可循,但心内却有所感应。并不是有意向开府隐瞒,只是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李泰闻言后又不由得暗叹一声,他倒不觉得韩果是有什么诀窍不愿透露,有的天赋就是这么不讲道理,让人无从理解却又真实存在。
这会儿他也算是明白为什么宇文泰选择韩果来做自己的搭档,这超强的记忆力加上明察秋毫的侦查本领,简直就是一个人肉地图加人肉雷达,实在太适合在这种敌后环境中搞事情了!
“那么接下来此间事情就先托付给韩将军,有什么最新的情况,再使员快马传告。”
眼见韩果如此胜任这一任务,李泰再继续同行也意义不大,便将此事交给韩果全权负责,而他则直接奔赴下一个目标。
自东汉末年南匈奴内徙以来,离石地区便成了这些胡部定居活动的区域之一。开启五胡乱华时代的汉赵刘渊于此称帝,标志着数百年大乱世的开始,山河板荡、生灵涂炭,至今天下仍未统一安定。
刘渊的大本营便是离石地区,其所部南匈奴众在历经岁月变迁、与诸杂胡部族融合衍生出了如今的稽胡诸部,也因此许多稽胡族人直到现在仍然将刘渊视作他们部族的精神图腾之一。
李泰下一个将要攻略的目标,便是刘渊起事之初所设立的都城左国城。
左国城地处离石地区的中北部,位于离石水河畔。离石水即就是后世的三川河,三川河贯穿整座吕梁山脉,是吕梁山地区最重要的河流,因有三条主要的支流而作此称,离石水便是其中的北川河,自南向北的流经吕梁山脉,将这一片区域与秀容地区联系起来。
李泰之所以将左国城作为下一个目标,第一个原因自然是因汉赵刘渊的缘故、此城在稽胡群体中有着非凡的意义,若能据此城池而号召稽胡诸部,号召力也会大增。
第二个原因就是要借左国城来控制住离石水河谷,让东魏军队无从由北路进入离石地区,如此一来才可掌握更大的主动权,放心的折腾起来。
左国城距离陵水流域并不甚远,即便是有一段路程需要向南折绕,全程也不过是一百五十多里。
途中可见许多分布在谷岭陂塬之间的坞壁与村邑,田野间还不乏有忙碌收割作物的农人,见到李泰所部人马驰行而过,自是惊慌不已,慌忙的逃回坞壁中,也不敢主动上前冒犯,让李泰很是享受了一把横行乡里的感觉。
当人马进入离石水河谷中后,两侧连绵起伏的山岭将视野压缩在一道河谷之间,不免让人有些压抑。而且沿河同样不乏戍堡坞壁,里面人头攒动、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全然没有喜迎王师的欢乐画面。
这些坞壁的存在也是一个隐患,以至于李泰每隔一段路程都要留下一个一二十人左右的作战小队,以免被这些东魏百姓们基于义愤给堵在河谷中。
幸在转入川谷后不久便抵达了左国城附近,让李泰不至于分兵过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