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41节(2 / 2)

令狐延保闻言后连忙点头应是,心中也不由得大叹有了这样一位强力人物的照拂庇护,果然是让人心绪大安起来。只此片刻时间内,他心中那种不知该要怎么做的彷徨感便大大消除。

这时候,那些商客们也都陆陆续续将各自的装修方案给递交上来,有的是用语言文字来进行描述,有的则勾画出了更加形象具体的草图。

李泰和李礼成一起将诸方案倾听一番,最后的选择权当然还是要留给李礼成。李泰的要求是第一要美观、第二要奢华,总之就是那种让人一见难忘的惊艳感一定要拉满!

这些商客们除了提出装修方案,也带来了一些样品,诸如金银珠宝等器皿、充满异域风情的精致挂毡地毯等等,无论材质和手艺都非常的珍贵可观。

李泰在将诸样品浏览一番后也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来自秦州的商客们所提供的货品稍显低劣,而越往西面的商客提供的商品便越精美。但是这些商客所提供的商品,却又都统统不如他从晋阳搞到的那些。

只不过他所部运送战利品的大队还在后方徐徐前进,而且目的地也是华州而非长安,李礼成的婚礼显然是赶不上了,只能先从这些商客们手中收购一部分使用。

为了提高这些人的积极性,李泰当即便跟他们各自都签订了一份价值不菲的买卖契约,收购他们手中的货品。商原百姓每年都会出产大量的布帛,只有变现成其他的商品,这些布帛的购买力才能体现出来。

至于这些商品的价格,;李泰也并没有任由这些人胡乱要价,而是约定稍后进行交易的时候再将商品进行仔细估算。他从晋阳宫俘获到的宫奴当中,便不乏专门同胡商贸易采买货品的人员,自然是市场行情的行家。

这些商客们也很是得力,在巨大订单的激励下昼夜赶工,只用了两天时间便将李礼成这座宅邸里里外外装饰的焕然一新。

当李礼成再次返回这座宅院时,顿时震惊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这真的是之前那座宅院?瑶台仙宫怕也不过如此罢!”

这当然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毕竟宅邸规模摆在这里,再怎么捯饬也很难搞得跟宫殿一般,但也不得不说这些商客们审美观真是在线。

他们本就是见识最为广博的一个群体,而且从河西到陇右因为宗教的繁荣发展,使得建筑美学也是发展迅猛,诸如敦煌莫高窟等艺术结晶哪怕在千百年后仍能惊艳人间。如今这些人集思广议,又不惜工料的进行装饰,使得李礼成这座宅院也变得美轮美奂,让人流连忘返。

不只是李泰和李礼成对于这新居装饰大感满意,就连弘农杨氏派来丈量屋舍尺寸以便准备归后整治妆奁的人入此欣赏一番后,也是不由得震惊的瞠目结舌,但很快又提出一个让人傻眼的要求。

“什么?婚礼要延期?这、这不好罢,诸方亲友都已经遍告,若是贸然改期,难免让群众都感不便。”

听到杨素他老子杨敷来请改变婚期,李泰脸色顿时一变,旋即便一脸为难的说道,他见杨敷眼神有些躲闪,便又发问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如今两家将成一家,杨司马有事可不要瞒我?”

“只是、只是……唉,家人做事有欠体面,前所置备的妆奁诸物有欠妥当,所以、所以才……卑职也知此事让使君为难,但、但是……”

杨敷低垂下头去,有些不好意思去看李泰。

第0431章 雍州中正

眼见杨敷一脸尴尬与为难的表情,李泰一时间也是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只是想把自家兄弟婚礼安排的气派场面一点,结果却搞得亲家居然自惭形秽的要打退堂鼓。

想了想之后,他便又说道:“两家情缘正好,若非万不得已,最好是不要更改即定日期。就算有什么困难,两家一起解决。”

杨敷听到这话后,不由得又是叹息一声,对此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

自北魏正光年间,天下便动荡不安,哪怕名门婚娶也都不免因陋就简、不再那么多的讲究。但不讲究是不讲究,基本的体面还是要有的。

虽然说有的人家因婚失其类而多纳财货作为补偿,但李礼成这桩婚事显然并不属于此类。

彼此间门当户对,也不存在谁帮扶谁的问题。陇西李氏虽然在关西人势稍弱,但势位影响却毫不逊色,甚至还有超出。就杨敷这个大舅哥,眼下还正任职李泰下属,并且刚刚因为晋阳功事而被进封侯爵,是实实在在受到了李泰的关照提携。

这些名门世族面对寒门小户是固然是高傲得很,但在面对世族同类时轻易也是不肯低头的,而想要维持一种平等地位,无非是你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具体在子女婚配问题上,你既舍得盛造华宅,那我就得厚给妆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既是看不起对方,也是看不起自己,面子肯定是没了,说不定还会好事变成坏事,彼此反目成仇。

如今李家堂舍装饰的如此华丽,可谓是满室生辉,他们杨家陪嫁的妆奁器具如果只是寻常物类,摆在房间里那也不美观啊!即便别的观礼宾客不作讥讽,他们自己也要觉得面上无光。

所以在那日派人入宅参观丈量一番后,杨家人便犯了难,他们提前打制准备的那些妆奁器物明显是匹配不上。而这事多少也怪李家不按常理出牌,居然在婚期临近才放这种大招,搞得他们猝不及防。

但他们自是不敢埋怨李泰,毕竟家里顶梁柱还跟着人家混饭吃。而且李泰回来可以放大招,一起回来的杨敷却接不住,也是能力和态度不行。

见杨敷沉默良久,李泰心中又是一乐,看来你们弘农杨氏也不行啊,那杨公还没断奶、也没给你们攒出一个杨公宝库。

心中恶趣暂且不说,他自然不能让自家小老哥阔到没媳妇,兼又要照顾杨敷的自尊心,于是便又说道:“之前杨司马舍弃家事共我同赴北州,多得司马坐镇于后,我才能无后顾之忧。此番户中有喜,于情于理我都应该具礼致贺,兼补杨司马未能专注家事而生出的瑕疵。”

杨敷听到这话,顿时间又是尴尬又是感激,忙不迭站起身来有些手足无措的说道:“使君言重了,卑职、卑职实在愧不敢当。此番北去,卑职情知所需劳累之事本就不多,全凭使君提携才得以功士之身归国,实在、实在不可再贪受恩惠……”

“两家成此良缘,自当情义用好。只要能助此一队新人顺利成家,余者枝节都不必在意太多。而我与司马也不只相共前事,日后还有许多事业需相扶持,所以司马你也不必过于拘泥。”

李泰又笑着说道,只要想立足于关中,弘农杨氏这种树大根深的地头蛇就有值得拉拢的价值。

他也没想到原本只是想借李礼成婚礼搞上一个直播带货,居然还能有这样的意外收获。彼此间将会长有互动,他在这里付出多了,杨家人如果心里有数的话,自然也得在别处给以补偿。

在听到李泰这么说后,杨敷便也不再多作推辞,只是又叹声说道:“户中叔父旧曾赞言使君虽不以年齿称长,但胸襟之博大仁义是在世许多以德义著称的乡士耆老都比不上的。卑职从事以来,感触愈深,这一番仁义若是不能推及于众,使时流皆感此德义之美,委实是有些可惜了。”

李泰听到这话倒也并没有放在心上,只道是杨敷有感而发的客气话,但却没想到转过天去参加朝会的时候,居然得授雍州大中正一职。

大中正乃是九品中正制当中的核心人物,一言便可决定一个人的前程,乃是地位崇高的人望之选。但在如今霸府执政的西魏政权,官员选拔也不再以九品中正为准,州郡大中正渐渐便退化为一种荣誉称号。

不过这一荣衔也不是谁都有机会获得的,更何况雍州乃是关西首府、京畿所在,大中正这一职位又有这非凡的意义,李泰年未弱冠便得加授雍州大中正,也绝对称得上是一桩殊荣。

见到同殿之中杨宽一脸笑容的望向他,显然这一任命是跟弘农杨氏关系匪浅,李泰也不由得感慨弘农杨氏不愧是关中地头蛇,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可谓巨大,短短两天时间便能活动下一个雍州大中正出来。

同时他也不由得感慨,这些名族虽然遭受了六镇兵变的强烈打击,但至今仍然非常嚣张,居然将国家所设立的官位用作私情交际的礼物。

眼下他既是受益者,本身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等到来年当家做主的时候,一定得大力打杀一番这股邪风,堵死五姓人家垄断政治资源的可能。

杨家人自然不知这一番投桃报李的操作居然还加剧了的卢泰心里对他们的提防戒备,在有了李泰赠送珍品保证面子不失后,自然又开始兴高采烈的筹备婚礼,很快就到了李礼成迎亲这一天。

李泰和李礼成便是陇西李氏这一支当中在关西的两个男丁,如今李礼成结婚,按理来说李泰是要担任一个迎亲傧相的。

但他如今官爵势位、功勋名望全都远远超出了年轻一代的标准,更是刚刚担任了雍州大中正这样一个人望之职,若是担任傧相,只会让大家倍感不自在,谁又敢真的障车阻拦、拿酒灌他?

所以早在婚礼这日到来之前,弘农杨氏便特意叮嘱不能让李泰担任傧相,他们实在是伺候不起。不过就算李泰不参与,李礼成如今在京中狐朋狗友众多,挑选几个少年担任傧相还是轻轻松松。

傍晚时分,李礼成等迎亲队伍浩浩荡荡的出发了,李泰则留在这装饰华丽的新房中负责招待一众前来道贺的宾客们,顺便向他们介绍宅中各种美轮美奂的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