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41节(1 / 2)
李泰心里也明白,就算他心里不满意,但眼下距离李礼成的婚礼也只有几天了,仓促间很难再寻找合适大宅并作妥善布置,于是便也只能作罢。
这座宅邸格局便是如此了、难再改动,但细节处却仍有可作雕琢的余地。
李泰又作一番沉吟后,很快脑海中便有了一个想法,抬手吩咐仆员道:“速去龙首原庄上,将陇边近日抵达的商客们引来这里。”
上半年的时候独孤信平定凉州叛乱,瓜州的动乱也被令狐整等当地大族给平息下来,使得商路重新畅通起来。
自古以来,商人就是最敏感的一个群体,一旦察觉到什么风吹草动便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更不要说如此重要的消息。
李泰之前从陇右返回的时候,对此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准备,吩咐龙首原庄上做好接应陇右人事的准备。之后他便奔赴陕北并渡过黄河作战,但陇右局势的发展也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开便停滞不前。
他在陇右时借李贤驼队动员秦州百姓们捐物助军,从而获取商贸的专营权,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固然是不够让他们前往西域诸国浪荡,但走到河西瓜州等地进行贸易返回是足够的。
此番独孤信入朝的时候,便不乏已经从河西返回的商旅们携带货物跟随一起来到关中,并在第一时间被引至龙首原附近安置下来。
李泰入京时间不久,还有许多的事情需要忙碌,故而对此也没有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但也能猜想到这些满怀发财大计的商贾们眼下估计是要遇冷。
首先是长安的商贸环境仍待进行一番营建,并没有一个现成的且稳定繁荣的市场,尤其是奢侈品市场。第二长安这些顾客们的质量也都远不及晋阳方面,无论财力还是购买力都仍未被完全激活与激发出来。
总之任何一种消费习惯与需求都需要进行挖掘与培养,如果只是单凭一种猎奇的心理,则就实在很难将钱财从长安城诸权贵手中抠取出来,所以还是得先开阔他们的眼界,增加场景需求等等,将他们的购买欲催生出来。
李礼成婚期在即,再换家是很难了,但却可以静心的装点一番,处处匠心深运,同样可以给人以耳目一新、流连忘返之感。在感受到这些西域商品对起居环境的改变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后,他们自然而然也会对此感兴趣起来。
李礼成这几日也常在龙首原上流连挑选建造游园的地址,当然也是见过那些陇边来的商旅以及他们各自所携带的珍货,不能说不感兴趣,可在听到价格后却是暗暗咂舌,只觉得这些人得是疯了才会如此看重这些不当衣食的玩意儿。
此时当听到李泰似乎要从这些商人手里采买一批商货用以充实他的家室,李礼成心中自是感动不已,但也连连摇头表示实在不必。
李泰正待把李礼成的婚礼打造成一个直播带货会,如果效果好的话,转过年去自己婚礼也能搞上这么一遭。就算不考虑这些因素,谁又不希望自己的婚礼能够体面风光呢?
“孝谐你放心吧,这些商客们都是投奔我来。我今既有需求向他们提出,他们也一定会尽力完成,并不需要穷使资财。”
李泰笑语对李礼成说道,旋即便同他们一起入堂等待。
不多久,门外便响起了闹哄哄人声,许多来自陇右的商客们纷纷走入宅中,入堂见到李泰后,忙不迭入前殷勤问好。而在这些人当中,赫然还有一个令狐延保。
第0430章 再请收留
入堂商客二十多人,李泰安排给他们一个统一的任务,那就是各尽所能将这座宅邸厅堂装饰的华丽美观,并且做出许诺,谁如果搞出的效果好,那便优先购买其带入京中的商货,让其可以早日返乡。
这些商客超过一半都是秦州人士,对李泰的行事风格也都有些了解,闻听此言后当即便开始仔细打量厅堂布局并构思如何布置。
其他也有来自河西乃至西域的胡商,对李泰所言便显得有些不信,估计是怀疑他的财力不足。
“李开府乃是国中首屈一指权贵人物,今门中有事召见你等,是你们的荣幸。你等务必要将事情做好,余者都不必自计。”
旁边令狐延保见这些人反应不够热情,便在一旁开口说道。
听他这么说,那些河西人士和胡商们这才忙不迭的加入其中,显然令狐延保这个瓜州土豪言语的分量在他们看来还是要比李泰重了几分。
“乡人愚钝,让郎君见笑了。”
令狐延保这才走到李泰面前,有些尴尬的抱拳说道。
李泰摆摆手表示并不在意,为给这些商客们腾出发挥的空间,索性便招呼令狐延保转去别的厅室坐定下来,旋即又不无好奇的问道:“令狐将军是一直留在京中,还是去而复归?”
之前令狐延保同他一起自陇右入京并参加今年的大阅,还受自己的连累被赵贵刁难一番,但之后李泰便率部离开,没来得及再留意令狐延保行踪去向,故而今日再见便有此疑问。
“前者咸阳分别之后,郎君率部北走,仆则受台府发遣归乡宣教,归乡之后因感国运之艰,再聚乡徒两千余众请入朝报效。归来未久便听闻郎君壮功归国,仆亦深感与有荣焉,只恐郎君入京之后人事繁多、未敢登门滋扰,至此才来拜见……”
令狐延保闻言后连忙将这半年来自己的经历同李泰讲述一番,望向李泰的眼神也都是满满的钦佩。仅仅只是几个月的时间,他在途中往复奔波了一程,而李泰的功业却又再上一个台阶!
“令狐将军前者功定边州,今又举族入朝效力,着实是西土壮义,令人钦佩啊!”
李泰听完后便又笑着说道:“我今也需要在国中停留一段时日,如果在人事上有什么困滞,令狐将军使人来告无妨。”
他这里话音刚落,令狐延保又离席而起直拜在他席前,同时语调诚恳道:“仆今确有一事恳求郎君,便是陇右旧前相见时恳请能入郎君门下行走的旧事。今为两千余名乡徒再请,求郎君能庇诸徒众于势力之内!”
“将军快快请起!”
李泰见状,忙不迭起身要拉起令狐延保,但令狐延保却仍是顿首于地,同时语调恳切道:“前者有感自身丑劣,虽作自献却未敢力请。但今乡徒群众性命相寄,仆总需为他们择一良善仁恤的主公追从效命,才可不负乡士寄望。某等西土群众或是不及中原人士壮美,但忠勇无减,恳请郎君收留!”
李泰见令狐延保如此态度诚恳,便也开口说道:“之前所以不应将军所请,是恐我势力仍弱、根基浅薄,自身尚且身不由己,实在不忍相误将军前程。但今将军又再作请,足见心诚意切、令人感动,我若再作拒绝,则就不免孤僻绝众、令人生厌。自此以后,无论顺逆、相扶与共,绝不背弃!”
“延保拜见主公!”
令狐延保闻言后大喜过望,再作叩首之后,这才被李泰拉起来归席坐定,一脸心愿满足的惬意神情。
既然正式接纳令狐延保为自己的门生,李泰当然也要为其部伍负责,旋即便问起他所部人马如今正驻扎在哪里,这才得知其部曲至今仍然驻于京西郊野,而且长安方面也并没有给予相应的物资供给。
其实这样的边军入京本就处境尴尬,让令狐延保率部入京的命令是霸府下达,长安方面自然没有给其给养的义务。而霸府之中军务繁多,令狐延保所部也只是其人私曲而非在籍中军又或州郡乡团,同样也没有什么配给份额。
虽然令狐延保西州土豪、家底殷实,即便不经朝廷和霸府也能供养得起自家私兵,但京畿周边毕竟不同于河西之地,许多资源那是有钱都买不到的。
令狐延保受召入京的时候,台府还本着人多力量的原则、尽可能的招聚部伍备战于关中,因此态度还算殷勤。
可是当其部伍抵达之后,东魏大军已经自玉璧败退,大行台最关心的则就转为了战后局面的调整,便不再顾得上令狐延保这支远从河西入京的队伍。没有了来自最上层的关照,令狐延保所部处境自然更加艰难。
李泰自知国中这些军头们是个什么德性,对于令狐延保这种异军突起的新势力本就提防有加,不作公开的打压已经算是有所收敛了,决计不会主动提供帮助。
他在稍作沉吟后便伏案提笔疾书,很快写成一份书信,并将亲兵唤至近前来吩咐道:“将此书信送往陇西公府上,请他近日酌情调给近畿一座闲置兵城以供使用。”
李虎掌管京西近畿人马防务调度,请他帮忙安排一处驻地自是再简单不过。
李泰当然也不会自大到觉得能够只凭一封书信便随意指使李虎,接着又对令狐延保说道:“今日户中还有一些事情,等到忙完之后,我再引你同往拜访陇西公一遭,请其帮忙关照一下部曲兵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