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55节(2 / 2)
侯景站在原地,听着诸将议论声,神情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但心内也是并不轻松。
对于诸将惋惜不已没能夺下西兖州一事,侯景虽然也颇感可惜,但倒还不至于痛心疾首。
所谓兵进东郡、白马渡河、入控邺都等计划,只是他用来激励众将所画出的一个大饼,但事实上能做到的可能微乎其微。邺都朝廷看似只是一个傀儡政权,但其内部人事同样复杂至极,否则高王大不必远避于晋阳而以军控政。
就连高王都不能牢牢控制住邺都局势,侯景久镇河南而鲜少在朝,对此自然也是乏甚信心。
就拿西兖州刺史邢子才来说,其人本就属于河北世族一员,却不像此间诸将一般愿意应从自己,即便是他能侥幸成功进入邺都,类似的反抗必然也是少不了,更不要说还有如狼似虎的晋阳大军。
所以对侯景而言,最理想的状态自然是能够稳定住他当下在河南所拥有的权势,给国中那些各怀异志的军头们做出表率,给他们营造一个拥兵自重的机会,等着焦头烂额的世子高澄自乱阵脚、最好是能不战自溃,那才是他兵入河北,一如高王韩陵之战般一战而克定大势的好时机。
“咳……”
随着侯景一声轻咳,诸将也都连忙停止了议论,他回望众人一眼,觉得还是不宜让他们对西朝怀有太高的期待,于是便冷笑道:“西人既穷且凶,贪而忘命,旧者邙山一战死伤巨万,几乎兵尽国亡。
之前又有穷凶之徒蹿入晋阳,袭扰作乱,足见贪暴。今我举河南之地诱之,黑獭必定贪令智昏、急欲收纳,他久处高王势下,逢此良机能不力争?但即便西人来争,也是不可松懈,只需由之挑斗河北人马,我部绝对不可推以心腹、并力与战!”
众人听到这话后,也都纷纷点头应是。于此同时,远处一支斥候队伍也将西朝使者接应过来,侯景连忙上前,将使者礼迎入中军大帐中,未及坐定,便有些急不可耐的发问道:“请问朝使,宇文丞相对我奉呈的这一份大礼喜爱与否?”
双方为敌多年,侯景又是凶名卓著,那使者入此也是略显拘谨,且先敷衍两句,然后才就席将皇帝赐给侯景的封授诏书宣读出来。
帐内其他将领们听到主公得授西朝官爵,有些不知深意的已经面露喜色,但侯景在听完之后,却是怒气上涌,直将佩刀抽出,斩落书案一角并怒声道:“西人全无度量、实在不堪大谋,怪不得苦困关西狭贫之地!”
他当然不是诚心向西魏投降,只不过是需要接西魏的态度来向国中示威,让晋阳方面权衡斟酌、投鼠忌器。但今西魏只给他几个虚衔打发了,这待遇就连旧年的高仲密都有不及,实在是让他愤懑不已。
但是好在他的媚眼并不只抛向一处,派往南朝的使者与关西使者是一同出发,而且因为南梁近年与东魏多有修好的缘故,南下使者路途要比西去的顺利得多,尽管路程更长,但反馈却是几乎同时抵达。
不同于西朝的敷衍,南朝萧衍给予的封授就要有诚意的多:以侯景为大将军、封爵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并大行台。
“怪不得诸将势败都要乞食于江表,萧家老翁临事决策的确要较黑獭等短视镇兵雄气得多!”
新晋河南王侯景在接到南梁的封授之后,也是不由得笑逐颜开,着令以上宾之礼优待南梁使者却将西朝使者给拘押起来。
与此同时,他便又勒令部伍向南面转移。由于西兖州没有攻夺下来,很难沿河布防。而且他也不信宇文黑獭真的对河南地全无兴趣,以待西面大军东出,河阳驻守人马必也南来交战。
他今向南去给双方腾出战场,可以坐望下一场邙山之战,还能就近接受来自南朝的人事援助,何乐而不为?
第0459章 护姊心切
又是一年阳春正好,虽然发生在河南的变故让时局中人心躁乱难安,但亦无阻时令风物的变化,田野间草长莺飞,一切又都变得生机勃勃。
三月三日上巳节,乃是春天乃至于整个上半年最为盛大的节日,许多京中权贵人家都会选择在这一天出城踏青游玩,寻常百姓们也都会放下手中农活、带着家人们临河沐浴,希望能够驱除邪气、身体健康。
上巳节除了趋吉避凶,还有男欢女乐、寻求佳偶的风俗习惯。因此在这一天也不乏少年男女盛装出游,也成为暖春之中一道动人的风光。
但是今年的上巳节人物风光较之往年逊色不少,虽然长安周边的河渠左近仍然处处可见嬉戏游乐的民众,不过真正衣装华丽、仪仗气派的队伍却不多见。
跟城郊稍显冷清的春游情景相比,城中几处地点则是热闹的有些过分。
早在清晨时分,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在京邸门前大街已经是车水马龙,门庭内更是人满为患,须得亲兵卫队持杖出入、才能将秩序稍作维持。
今日乃是独孤信家中女子出阁之日,独孤信资望深厚、势位隆重,亲朋好友、门生故义众多,再加上这位将要出嫁的娘子还出为故太师贺拔胜养女,故而京中朝野人家来贺者数不胜数。
由于来贺宾客实在太多,独孤信虽然提前安排许多亲友门生负责招待,但络绎不绝涌入邸中的宾客仍然有些招待不及,户中厅堂已经是人满为患。家奴们迫不得已,不得不捧着礼品往左近邻居家求告暂借客堂以招待宾客。
独孤信自不需要在前堂亲自迎接客人,而是在中堂共诸关系与地位都不同寻常的客人们把酒言欢,听到客人们对这一桩婚事的祝福,独孤信眉眼间也颇有喜色。
为人父母看到儿女婚配,本来就是一桩喜事,若这一份婚姻再得到亲友们的艳羡祝福,那自然是加倍令人感到喜乐的事情。
独孤信这个女婿既是出身名门,本身又少年得志,小小年纪已经是势位崇高、更兼深受台府的看重与下属们的推崇,放眼整个关西几乎都难有可作相提并论者。
所以堂中宾客们在向独孤信道贺之余,心里也难说没有羡慕嫉妒的感觉,将这一份心思都注入酒水之中,频频祝酒以贺。尤其以交情深厚、地位也相当的李虎几人起哄最多,几乎是杯不离手、轮番上阵。
大喜之日,独孤信心情正好,对此诸类也都来者不拒,很快便醉态显露。
当家将入前劝告他节量的时候,他却摆手笑语道:“此众老兵恨我喜得佳婿,各自户内却无可媲美者,若再不允他们以祝酒为名来暗作薄惩,积郁体中,恐怕不乐再入我厅堂。但使群众尽兴,今日海量作陪!”
听他如此炫耀,堂中宾客们各自也都作态气得哇哇大叫,更加奋力劝酒,能在此间都是熟不拘礼的乡党故旧,当然不会因为独孤信称诸老兵的戏言而翻脸生气。
真正让人有些不爽的,是这家伙说的还真特码的对,他那婿子李伯山无论家世、人物还是才能都是一时之选,在场但凡家中有女子待字闺中者,谁又不羡慕?
瞧着独孤信有些得意忘形的模样,便又有老友恶趣笑道:“前见内堂所备妆奁时货高逾墙头、奢华壮丽,用物如此丰盛,如愿兄不怕看客讥笑买婚?”
独孤信虽然势位尊崇,但若讲到家世出身自然比不上陇西李氏,而花钱买婚也的确是时下许多新贵抬高自家门第的选择之一。
独孤信听到这话后不怒反笑,待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才又感叹道:“我这婿子诸样皆好,唯独一桩让亲长大感遗憾,那就是在公在私、善谋善事,让亲长有惭年齿徒长、华发虚生,势内难作提携、户中难为教诲。”
众人听到这话,顿时更加的无语。讲到官爵势位,他们在座一些人都比不上如今的李伯山。而讲到家产资业,他们在座这些多多少少都从李伯山处购买过军粮和其他商品,为其家产壮大贡献过自己的一份力量。
所以说李伯山是因为贪图独孤信的势位资产才结成这一桩婚事,也的确是无稽之谈。独孤信虽然也不差,但今李伯山的地位势力却是连许多皇子乃至大行台诸子都难以企及的,显然不是承惠于独孤信这个丈人。
独孤信本就有几分醉意,不像平日那么能作自守,当话题转到对自家女婿的夸赞时,则就更加控制不住了。
趁着自己兴头上,他直从席中站起身来笑语道:“诸位只见我小女妆奁丰厚,却不知我贤婿赠入极多,难免暗生偏颇之想。前日户中刚刚落成射堂一座,是我打算来年入朝颐养自乐,堂中陈设概是伯山所奉,且引诸位前往一观。”
说话间,他便昂首出堂往左行去,众人见状后也都纷纷起身跟随,很快便来到一座高大宽敞的射堂。
这射堂中最显眼的便是几大排弓刀甲杖等器械,长弓短弓骑弓步弓乃至漆绘彩雕的仪弓等等一应俱全,各自材质工艺都非常的不俗。同样的长刀短刀大刀横刀斩马刀等也都排列在架,刀身浑厚匀称,刀刃寒芒流转,一望可知皆非凡品。
至于那些甲胄,则就更加的夺人眼球,一具具样式不同、造型各异,但无一不是精品,让人目不暇接。
在场众人多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对这些军械的喜爱痴迷更是远胜其他,当见到这些琳琅满目的珍品几乎占据了小半个射堂,一个个都惊叹不已,走上前去连连摩挲欣赏,羡慕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