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57节(1 / 2)

拦在门前的众女子们听到这问话后一时间也有些茫然,她们当中有的是单纯凑个热闹,有的则不免暗怀失落乃至嫉妒不忿的情绪,倒是没有什么戏闹傧相的意思和打算。

过了一会儿,才有一女子于内呼喊道:“李郎美誉、时人争颂,但此日新妇却久在阁中、人不知美,若欲群众称赞良缘、玉成好事,需以鸾凤和鸣、感动群众!”

此言一出,顿时便获得了周遭其他女宾们点头附和的响应。她们虽然陪同父兄亲属入贺独孤家,但对那位独孤家娘子也不甚熟悉,心内自是好奇究竟怎样出色女子,竟然能得李郎如此倾心求访?

门外众傧相们听到这呼声却有些傻眼,本来还以为这些女宾是要凑趣刁难戏闹傧相才堵门不让迎亲队伍进入,却想不到她们竟然是要为难主家新妇,诧异之余一时间也不知该要怎么办。

同外间嘈杂热闹的氛围相比,妙音娘子所在香阁中这会儿气氛却有些沉闷微妙。

白天里一时感怀苦盼此日到来,又忐忑于自今日起便要离家转去别处新居自成门户,百感交集之下,耳边又听到继母崔氏说教许多,妙音忍不住的垂泪轻泣,却不想自家兄弟跳出来喊打喊杀,将这伤感氛围一扫而空。

等到着急忙慌将这小子引去别处看管起来、就连障车都不准他参加,妙音便再也没了复杂伤感的心情,只是一边检查打量着衣饰妆容,一边盼望着天色赶紧黑下来。

好不容易等到天黑、迎亲的队伍也进入宅中,只待催妆请行的折腾一番,便可以登车前往新居完成婚礼,却是没想到这些来贺的女宾们却又闹起了乱子,直将这小娘子心思绞成一团乱麻。

她今妆容佩饰全都一丝不苟,即便心中气急也都不敢有什么大幅度的声言举动,倒是身边小侍女成了她的嘴替:“那里各家叫闹刁难的女子真是过分!娘子当然是美的,有眼皆知,她们只是嫉妒娘子得配如意的郎君,才以刁难别人来做自己的乐趣!鸾凤和鸣当然是有的,待到娘子婚后每天都不间断,但她们又有什么资格观看!”

妙音娘子略一颔首,周身上下便都响起环珮首饰叮当碰撞的响声,便只能安坐在席,但明眸之中满是对婢女此言的赞同。

崔氏并户中其他亲眷们忙碌游走在诸女宾居坐所在,温声笑语希望她们各自家长能将户中起哄的女子们稍作约束,但却收效有限。

独孤信虽然势位崇高,但在这样的场合下却也震慑力有限。而且这么多登门来贺的宾客,也都未必是什么至交好友,其中有没有幸灾乐祸者也是不得而知,故而局面一时间便有些僵持。

那些堵门的女子们只是不散,想要见识一下此间新妇是如何配得上朝野之间人皆称颂、简直无可挑剔的李郎。

面对这些顽固女子们,主家尚且都有些束手无策,负责迎亲的傧相们自然也都难免面面相觑,难道还真的要冲杀进去?

这一情况很快便也传到了中堂里,独孤信闻听竟有此事,顿时不悦挑眉、脸露怒色,当即便要起身往外走去。

李泰了解情况后也有些哭笑不得,越发感觉到流量饭圈的弊病,这些伯山女孩们是打算让他孤独终老啊!

他当然不想自己的婚礼上搞出什么不和谐的幺蛾子,眼见独孤信忿然起身,便也连忙站起身来抱拳道:“入户恭求降赐淑女,不敢久恋华堂客席,既得丈人恩允,便请入阁前再求娘子玉诺。”

独孤信也自觉情况有些棘手,既然李泰要出面解决便点了点头,旋即又沉声道:“两家缘定此日,是彼此夙愿得偿,无论何种情势都难阻挠!”

李泰告退之后便直赴迎亲受阻的后院门户之前,很快便见到有些垂头丧气的诸傧相,几人也连忙迎上前来欲待解释,却被李泰摆手制止。

阻拦在门户之见的诸女子们眼见李泰阔行至此,有单纯凑趣看戏的自是眼眸晶亮,而一些本就存心捣乱的则就有些心虚,直往人群内退缩。

但还有人壮着胆子笑言道:“李郎神采飞扬,今更见验,顾盼生辉,让人心折,实在堪称关西人物表率。人望所聚,皎皎明珠、无瑕无垢,岂能容忍积尘玷污!”

李泰听到这马屁声都有点脸红,睁大眼往对面阵仗望去,想要找出这个大粉头来瓦解他的后援会,但入眼所及尽是色彩缤纷,实在不好分辨,他便笑着向对面拱手作揖并大声道:“伯山亦是凡人,幸在群众赏顾。得此英雌赞言,心中喜乐不异于战场立勋。但我亦非生而夸异,逢时趁势才为人所见、为人所知。”

讲到这里,他又直起腰来望着对面继续说道:“生平至今所幸者三,生于积善人家、礼教之门,是我身之所出。直入关西、礼拜于朝、捐用台府,是我义之所趋。得赏于名姝、承赐于此际,是我情之所专。因此三幸而称美于人间,可以狂言无所遗憾。”

他直将家声名望、朝廷名位与自家娘子妇德并称为人生三大幸事,眼见对面众女子皆面露惊诧之状,便又说道:“倏忽顷刻只能观望浅表,良缘长守须得执手偕老。伯山幸得群众垂顾期许,今日喜为新人,必定深衔众愿,与新妇归家成礼、情盟义誓,玉成良缘,不负所期!”

说完这话后,他便昂首直往对面阵仗行去。而对面那些女子们一时间却感怀于他这一番宣之于众的情誓声言,咂摸品味、备受感动,及见他迎面向此行来,纷纷下意识的往左右避开。

其他傧相们眼见到这封锁总算被突破开来,也都忙不迭追随上前,跟随在李泰身后直往新妇香阁方向而去。

第0462章 春宵一刻

随着迎亲队伍顺利返回,在众亲友见证之下,一对新人于青庐交拜完毕,然后便在一片欢笑祝福声中被送入了洞房。

此时夜色已经颇深,众宾客们观礼完毕,便在主家知客们的招待之下享用宴席酒食。但是属于一对新人的婚礼程序却还没有结束,仍然需要在洞房中继续进行。

大行台所赏赐的这座宅邸格局本就宏大,再加上丈人独孤信年前年后认真规划、亲自监工,又让这座宅邸焕然一新,华丽之中处处也都透露着温馨宜居。

内堂中,有冯翊王妃李稚华并诸家贵妇亲自于此迎接新妇,李泰则要止步于堂前,待到新妇于席坐定,牢食也都摆设妥当,才在唱礼声中缓步走入堂中,被人指引着在新娘子对面席中坐定。

眼下距离进行下一步的吉时还有小半刻钟的时间,于是一对新人便也只能干坐着。

所谓的礼教人家,在李泰看来也就是乱七八糟的规矩多。

他这姑奶奶作为李冲幼女,在众世族人家当中更是有着天山童姥一般的地位,为自家子弟筹备婚礼更是将繁文缛节发挥到了极致,每一个步骤的章程时间都再三核对,之前李礼成已经被折腾一番,到了李泰这里则就升级成了2.0,前次遗漏和稍显仓促的地方又进行了一番充实调整。

等待的这段时间里,李泰注意到在堂一些贵妇们对堂中陈设都流露出极大的兴趣,各自望着一些器物摆设或是目不转睛、或是流连忘返,这可都是潜在的客户啊!

李礼成婚礼被搞成了一场带货会,年前年后京中奢侈品消费激增。现今到了李泰这个潮流教主自己结婚,当然也不能弱了声势,秉承着不珍不奇不美不巧则不用的原则,单单堂中正在燃烧的龙凤花烛便分外的夺人眼球。

洞房花烛明,燕尔双舞轻。洞房花烛的风俗已经行于南朝,但此时的花烛无论造型还是技法都还非常简陋。

李泰虽然不知技法,但他有张嘴啊,向家中匠人详细介绍并诸多要求,耗时数月才造出这龙蟠凤翔、金漆闪闪且馨香扑鼻的龙凤花烛,无论是造型还是技艺对时下人都是降维般的打击。

如今关西这些新贵乍富人家们子女也都到了可作婚配的年纪,婚庆市场上的奢侈品需求自是旺盛。

人活一生奔波劳累,衣食不忧之后那最大的需求不就是一个体面,然而体面可是没有上限的,李泰刚刚被他那些伯山女孩们背刺一把、险些没把新娘子接回来,当然得在她们各家婚礼上狠赚一把来出一口恶气,不割韭菜算是什么哥哥?

收回四处打量的视线,李泰望向对面的小娘子,适逢小娘子那一对美眸正也透过纱扇凝望着他,明眸里雾气氤氲、情意如潮,因见李泰往来,忙不迭含羞带怯的转去别处,过得几息却又转望回来,那眉梢眼角都有勾人的媚态流转。

又过了一会儿,伴随着铜漏发出一声脆响,终于吉时又到,可以进行下一个程序,即就是解缨却扇。

《礼记》有“女子许嫁,缨”,即就是用五彩缨带束发,以表示已经名花有主,需待出嫁当日婚礼上由其夫婿解开。至于却扇,则就是晋末南朝的风俗,如今也逐渐流行于北朝公卿之家。

世上礼俗流传,大抵都是如此。就比如后世解缨之后还要结发合髻,便被宋人评价时俗滥礼尤为不经,只因公卿之家推尚,便渐渐成为礼俗。

再到后世,许多礼俗便成了不良婚庆公司恰烂钱多收费的好项目,和许多狗up狗作者们水视频混字数的题材。

随着小娘子移开遮面的纱扇,李泰也连忙收起心内的吐槽思绪,两眼目不转睛的望过去。

那小娘子在这炽热视线的注视下便更显羞怯,螓首轻垂、眼波内敛,莹若暖玉的额间彩钿如花,粉颊樱唇,明眸皓齿,细挑的鼻梁,柔美的下巴,虽是浓妆,不损璞质,千般美态,美不胜收。

咳、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