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83节(2 / 2)
眼见韦法保神态的变化,李泰也不由得暗自感慨果然人的名树的影,韦法保这猛将被流矢穿颈都无所畏惧,可是当将要面对侯景时居然如此紧张,可见侯景给这些豫西将领们带来的心理压力之大。
两魏之间除了几场大会战之外,一般时节边境上也都摩擦不断。侯景久在河南,尤其是随着高敖曹等同在河南的将领或战没或病逝,渐渐的便独大于河南。所以对豫西前线这些将领们来说,侯景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和造成的威胁较之高欢还要更大。
当李泰来到韦法保营中时,远在十数里外的赵刚营中一偏僻角落中,督将任约正召集所部兵长们于帐内秘密聚会。
任约三十多岁的年纪,体格不算极为高大,但却非常壮硕,此时手持一份书信沉声说道:“此为侯大将军心腹王伟使人致我之书,言我若肯率部往投,侯大将军必亲来迎接,将我引为心腹、用作爪牙!
大丈夫行于此世,自将志力献于知己!今者西军待我州人刻薄疏远,掌印之将轻薄傲慢,效力此徒,性命不为可惜,更不知几时才有出头之日!”
他这里尚在动员群众,突然帐外传来令卒发问之声:“任将军可在帐内?赵车骑着我来告将军一声,梁雀坞西河公使员就营传召,着令将军速往梁雀坞拜见!”
饶是任约胆大得很,听到这令卒声音也不由得吓得脸色发白,莫非那西河公已经知道了自己将要投靠侯景,这才使人召见问罪诛杀?
他强自稳定住心神,先着一名部下行出敷衍并试探一番,那令卒自是语焉不详、不知西河公因何召见,这自然又给任约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他本就有投靠侯景之心,这会儿又受此惊吓,自然不敢犯险前往梁雀坞,索性将心一横,趁着营中无作准备,命人偷偷烧尽营中辎重,旋即便直接率部冲出营地,沿北汝水便直往下行去。
李泰得知此讯时,已经到了傍晚时分,乍闻这一消息,自是吓了一跳,忙不迭率领所部精锐并韦法保部众们前往赵刚营中增援,分遣斥候查探警戒,据守一夜之后第二天一早便徐徐撤回梁雀坞。
正当李泰猜测侯景是否还有后续谋划行动的时候,侯景的幕僚王伟竟然亲望梁雀坞来拜访,见面之后便一再解释这是一个误会。任约率部投靠是其自己做出的决定,而非侯景刻意蛊惑拉拢等等。
李泰虽然不相信这王伟的解释,但观其态度倒也能看得出这估计的确是一个突发事件,甚至可能都影响到侯景将要亲自前来游说劝降韦法保等豫西将领的计划。
但无论是突发还是有预谋,这给李泰带来的羞辱感是没有什么两样的。侯景派遣心腹王伟前来解释,估计也是不想在此刻跟他彻底交恶,于是他便着令先将这个侯景的笔杆子加智囊给扣下来,准备用这家伙把那任约给换回来炮制一番。
可是这一想法还没有付诸行动,便又被另一桩意外给打断了,河洛方面有信使奔驰来告:河阳敌军发起反攻,驻守河桥的宇文护不敌退走,之前攻夺的河阳二城尽失。
与此同时,驻守柏谷坞的李弼腹背受敌,同样也不支而走,本来据守汉关城的赵贵弃城而逃。怡峰等诸路残军退守宜阳九曲城,而东魏方面则乘胜追击,可朱浑元领军围困九曲城。
收到这一信报后李泰久久无语,过了好一会儿才忍不住拍案骂道:“宇文萨保真废物!”
第0513章 奔援宜阳
“归告汝主,速速撤离此境,勿再滞留扰人!河桥新败,东贼气焰猖獗,我今将率众归与决战,胜则皆大欢喜,若不能胜,侯某自求多福!”
李泰垂眼望着又被引入堂中来的王伟沉声说道,河洛之间的大败让他全无心思再共侯景纠缠,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挽回局势。
王伟得知河洛之间的剧变后顿时也是脸色大变,虽然失败的是西朝,但也令他们这些叛徒们前景陡然转为恶劣。他主公侯景花费了极大的代价才将西朝人马引诱入局,但今西朝在河洛大败,那么接下来自然还是要由他们承担东朝的军事压力。
“请西河公放心,之前本就是一场误会。东朝、贼军是天下向义之人的大敌,我家主公也一定……”
王伟还待要表示彼此共同对抗敌人,李泰却已经懒得听他废话,只是摆手将人逐退。侯景得知这一消息后,跑的那得比谁都快,毕竟颍川还有一个王思政顶在前头,他先南去汇合南梁人马才是正计,更不会留下来帮助李泰一起挽救河洛危局。
待到处理完这件事,李泰便又着员将这一情况速向颍川方向的王思政汇报一番,而他则留赵刚继续驻守梁雀坞,自己则率领其他人马奔赴伏流城。
“西河公,伊阙已经为贼所据!宜阳又有求救之人翻山而来……”
李泰刚刚回到伏流城,城外迎接的韩雄等人便又告诉给他一个坏消息。
李泰听到这话,心情顿时更加的焦躁,情势崩坏较之他预想中还要更加迅速的多。
河桥方面难有大的推进,他自然是明白,所以才及时抽身离开那不祥之地,也猜到按照宇文护那志大才疏、轻率冒失的性格,很大可能会出意外,但却没想到战败的这么快又这么彻底,甚至他都已经避开了河桥前线,仍然难免要受这崩溃局势的连累!
入城之后,他先着令众将坐定下来,然后才又正色说道:“胜败兵家常事,一时运势的起伏不必灰心沮丧。前者河洛之间无我王师立足之地,诸方进取俱我将士奋战得来,今者即便是前功皆没,但我将士齐心、志力仍壮,也无惧从头再战!”
局势的崩坏首先要面对要解决的并不是势力的减损,而是人心的整聚振奋。很多时候大规模的溃败并不是真的实力不济,而是军心的崩溃。
尤其如今,随着河阳两城的失守,原本由西魏所占领的河洛之间的城池与关隘通道大部分也都失守,李泰所率领的人马便成了被迫滞留在外的一支孤军,如果军心再有动摇不稳,那后果无疑是灾难性的。
不过好在豫西诸将心理素质绝对过硬,毕竟邙山之战后他们仍在坚持与东魏战斗,那时所面对的局面较之当下可是要困难得多。
至于李泰诸门生部将,也都习惯了对他言听计从,敢于直捣贼巢晋阳,敢于攻取河阳两城,他们内部的凝聚力和自信心那是一场场显赫功勋浇铸而成,又要比一般的豪强私曲强大得多。
因此当听到李泰这么说的时候,诸将皆轰然应诺,全无惧色,一个个都满脸斗志昂扬。
打过气后,该要面对的问题却仍然要面对。李泰如今虽然驻军伏流城,但河洛局势的变化与他所部人马也是密切相关。毕竟他之前被派驻此间,就是为了确保河洛战场侧翼的安全。
现在他仍然驻守侧方,可是正面战场却被敌人打爆了,自然也没有必要再继续留驻于此。可问题是,又能到哪里去呢?
伊阙是从伊水上游进入河洛地区的门户通道,如今却被敌人给守据起来,直接切断了他们的退路。
如果只是李泰本部人马,目的只是要撤回关中的话,还可以选择绕道广州鲁阳,然后再经武关回到关西。路程虽然崎岖遥远,但总算还能保证畅通无阻。
可问题是如今豫西诸路人马都他节制,他在做决定的时候当然也要充分考虑这些人的意愿,不能自己独断专行。
这些人当然是希望能够重返河洛,他们哪怕在局势最为危急的时候都选择在关南坚持与东魏人马战斗,如今更没有放弃乡土转赴别处的理由。而且就算他们愿意跟随李泰一起经山南武关道进入关西再出潼关返回豫西,如今大军的粮草给养也维持不住。
所以霸府方面没有最新的消息传来,摆在李泰面前的唯一选择也是重新打通道路,尽量将这些人马带回豫西。
若是任由局面继续崩溃下去,很有可能会让东魏人马顺势将崤函古道完全占领,兵锋直抵潼关,届时再想恢复对豫西方面的控制,那可就要困难得多。
如果没有了豫西这一战略上的缓冲地带,西魏方面别说再进望河洛,关中本土都会长久不安,其他方面的开拓必也将会受到严重的限制。
但是该要如何打通归途,也是需要认真考虑讨论的问题。伊阙地势易守难攻,贼军若重点设防于此,想要攻夺下来也需要长时间的战斗。
即便是能够顺利将伊阙攻夺下来,从伊水流域穿行到洛水的时候,也需要防备来自北面洛阳等地的敌军袭扰,侧翼将完全暴露在敌军兵锋之下。
更要命的则是河洛局面眼下仍在持续恶化之中,汉关城已失,意味着北崤道已经被掐断,如果宜阳九曲城再被攻夺下来,那么南崤道也就被截断,西魏大军便难再顺利进入河洛地区。而李泰即便率军打通了伊阙,必也将会陷入群敌环绕、孤立无援的困境当中。
所以想要破解当下危局,最重要的便是保证九曲城不要被敌人攻陷。但九曲城方面已经是频频告急,若是遵循一般的路径打通伊阙然后奔援,很有可能援军还未抵达,九曲城便已经陷落了。
“当今之计,唯有挑选精卒、翻越山道才能最快时间抵达九曲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