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319节(1 / 2)

在引着父亲将商原游赏一番后,李泰一行便又返回庄上。此时庄园中来贺群众也已经数量众多,县令郑满带着县里衙役们亲自在此主持局面,忙前忙后已经是一脑门子的汗水。

“这是怎么回事?”

李泰见到庄内一侧堆放着大量的干脯山珍等各种食材,便开口询问道。

先一步回庄的李渚生走上来苦笑解释道:“全都是乡人们送来的礼物,劝说了许多次,只是禁止不住。”

李泰自知乡人们虽然生活水平大有改善,但也只是温饱而已,这些山珍时货于他而言不算什么,但放在乡人各家却能整治一餐难得的佳肴,于是便打算着员分发回去。

正在这时候,赵党长又亲驾着一辆牛车行来,车上同样拉满了干货。

待将车驾停下,赵党长下车笑道:“百姓们虽然言拙但却情深,得知郎君总算访得尊翁归来,心内深为郎君感到高兴,但又恐怕明公不适此间乡风,所以各自备置乡味送来,百家风味期盼总有一味能够让明公赏识留恋,从此便也情定此乡!”

听到赵党长这么说,李泰便也笑起来,当即便宣布庄中流水席从今日起一直持续到来年正月初七人日,在此期间乡人们皆可入庄来食。

庄中乡人们听到这话后,也都纷纷击掌喝彩道谢,有的更载歌载舞起来。

庄中欢宴很快就进行起来,李泰瞧着父亲也受此氛围感染,脸上洋溢着笑容、远比早前在华州城共时流群众宴饮时更加的轻松惬意,于是便也向父亲介绍起在座这些乡士们,顺便问起一些乡里趣事。

李泰陪着父亲欢宴一会儿,然后便请赵党长等继续作陪,他则将李渚生、吴敬义等渠盟诸掌事请入庄内商讨事宜。郑满升任县令后,虽然便不再担任渠盟的掌事,但对渠盟事务仍然非常上心,便也一起入内议事。

如今的渠盟早已经不再只限于河渠津桥等诸事,而是覆及左近数州之地的综合性民间盟会。

虽然兴修和维护民间河渠堰埭等工事仍是其主业,但副业也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这当中最主要的便是放贷。

渠盟放贷分为两种形式,分别就是针对平民小户的蚕桑丝麻织机等等业务,还有针对各类工坊主的放贷。前者提供生产原料和工具、返输绢布等物品,后者则提供现金、技术和市场销售等一系列的支持,只要能够达到渠盟要求的生产规模和产品标准,甚至可以免除利息。

李泰并不将渠盟当作一个牟利组织去运作,而是作为整合关西诸方乡土资源的一个平台,所做的也都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如今渠盟在册的织机就达到了五万多架,一架织机岁返百匹,这就是每年五百多万匹绢的现金流,虽然其中七成是要以物货形式返输织户,但也有一百五十多万匹绢的毛利,高敖曹在他这里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不过这么多织户的管理成本和前期投入也非常的高,而且规模起来了折耗也会增加,真正落在渠盟手里的利润其实并没有看起来这么多。而这一项业务最重要的,就是给渠盟每年提供大量的现金流,可以在其他行业进行开拓。

最开始渠盟所扶植投资的工坊并不多,仅仅只是商原并周边区域有限的一些人家想要试水,所接手的还是李泰自家割让出来的一些稳赚不赔的上游加工。

毕竟时流观念仍然还是以耕织为本、工商为末,千匹浮财不如薄田三顷。但使勤劳正经的人家,谁又会举债度日?真要再发生什么饥荒,工坊中那些产品也不当衣食。

不过关西数岁大稔,再加上商原等诸处贸易越来越兴旺,市场上的商品也越来越多,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越来越被衬比的全无性价比。

甚至有的平民小户只凭几架织机勤恳织造,一年下来衣食有余,到了第二年便放胆一搏,举贷设立工坊,场地、技术、人工等一系列俱仰渠盟供给,半年回本半年见利,核算下来收入竟比数顷良田所得还要更多!

去年一年是渠盟工坊数量井喷的一年,仅仅是烧制砖瓦陶器的工坊,渠盟便一举投资了几十个之多,商原百姓建得起砖瓦大屋,相当一部分也是因此。

至于其他各类手工作坊也都非常红火,榨油、造纸、制墨等等,基本上都是李泰自家庄园产业将技术钻研成熟之后便逐步将各项工序都交付渠盟所培植的其他工坊进行生产,从而将产能拉起,获得更多产品。

如今李泰自家庄园里已经不再进行各种日用品的生产,甚至就连肥皂、香精这种原本的核心产业都已经在逐步向外释放,建立起完整的生产供应链。李泰自家庄园仍然保留的,便只剩下了军工和科研两个核心。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技术李泰全都无私分享,像水利大纺车他就一直没有对外泄露,如今甚至连架设在洛水沿岸的都给拆除了。

这工具虽然效率惊人,但却并不适合用在水利资源环境比较脆弱的关中。一旦流传出去,各地豪强争相拦河设堰是可以预见的,李泰能各处找货满足商原百姓一部分脱农转工,可真要整个关中都这么玩,那乐子可就大了。

所以今天李泰召集渠盟众人所商讨的一个核心就是渠盟南下,将关中的资金调使到沔北、以及江汉等地,那里无论是地理资源还是发展前景,都要胜过如今的关中。

渠盟这些掌事们数年来一直习惯了大方向上跟随李泰的指示,渠盟发展蒸蒸日上也是一个眼见的事实,尽管他们甚至都没有去过沔北,可当李泰提出南出武关的计划时,他们还是纷纷点头答应下来,各自表示接下来便开始筹备。

同样对李泰信心十足的还有郑满,可怜巴巴望着李泰说道:“旧年某随郎君入此乡里,乡里风物渐好,但却不见郎君,实在凄苦难当。郎君明年归镇,能否携行?”

第0587章 学入关西

元日大朝很快到来,内外百官又在大行台的带领下前往长安参加朝会。

今年的大朝会较之往年有不同,朝廷官员的比例大大缩减,或者说兼职霸府职事的大大增加。这意味着朝廷被进一步的架空,职能被霸府侵并更多。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今年的朝臣当中又增加了一位大头目,即就是新任的柱国大将军、大宗伯李弼。

大统九年以来,李弼一直负责霸府军事建设,霸府中军复建完成后又担任中军大都督,可以说是大行台宇文泰以下当之无愧的霸府军事第一人。

但如今并不是了,李弼在进位大宗伯后便卸任中军大都督,甚至就连中军大都督府都直接撤除了,诸军府大都督则直接听命于大行台。

虽然职权被剥夺,但李弼脸上也并没有什么不满之色,待人接物一如往常姿态,倒是颇有几分宠辱不惊的气度。

如果私下里也是如此的话,那李弼倒是要比同样职权遭夺的独孤信要豁达一些,李泰他老丈人私底下可没少跟李泰吐槽这臭黑獭不当人。

虽然自己明白是完全不可能,李泰也不想提前到站退休,但在见到李弼和宇文泰同出同入、齐头并进的情景后,还是不免有些眼热,心中很是畅想了一番。

赵贵也重回高官行列,虽然没能在同一时间进位柱国,但是也加大司寇衔,较之往常倒是稍显谦和。之前在入皇城时,其仪仗还正好遇到李泰共众随从们,他主动着员避让到一侧,等到李泰入城之后才又行出,很有几分看开了的豁达。

李泰也自知想要搞掉赵贵难度不小,起码宇文泰在世时很难。这家伙就是一个宇文泰统合群众的活招牌,能力不重要、态度很重要。而赵贵也已经认清楚他的定位,手握原始股,安心拿分红,实在没有必要同年轻人争强斗狠,诸如李泰这种后进哪怕成绩再耀眼,也是给他们这些老股东打工的。

独孤信仍然被留在河阳、没有回朝,不过李泰估计也快了。等到侯景攻破建康台城,江汉大乱的时候,自己掌握东南军机,当然就得把他丈人给接回朝中来看着。

年中一度性命垂危的皇帝元宝炬虽然病情有所好转,但也是明显可见病态憔悴,一如这同样岌岌可危的西魏国祚。

新年大朝百官各自论绩有功者俱有加赏,李泰也因诸州考绩第一而被增加食邑五百户,还特么不如再来一瓶!

朝会结束后禁中赐飨,皇帝打起精神来参加了一会儿,还特意向李泰问起一些他父亲的状况,在听李泰讲到他父亲多有隐逸之心而无进仕之意后,皇帝便又深为惋惜,交代宫使置备一份酒食赐给,然后便先退场回宫去了。

相对于太子的毛毛躁躁,皇帝倒是沉稳得多,做起事情来也不会让人心生抵触反感。

李泰带父亲接受了这一份赏赐后,见皇帝满脸病容,也不由得心生可怜。庙堂之龟不如曳尾涂中,满桌珍馐只能看不能吃,也实在是一个折磨。

新年朝会结束之后,李泰也并没有即刻离开长安,趁着北巡日程未定的这一段空闲时间,他先安排一下父亲定居京中的事宜。

富在深山有远亲,如今的李泰早已经不像初入关中时那样无依无靠,就连高仲密都因他势位渐壮而逐渐的同之前关东故人恢复了联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