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325节(2 / 2)

如今乡里情势已经有点变幻莫测,再加上州主亲自施压下来,安康李氏可谓是上下交困。一旦这上下之间合谋起来想要瓜分他家资业,那他们一家也未必能够扛得住。

李泰在听完李显的陈诉后,便也露出一副深为同情的模样叹息道:“社稷动荡已经算是不幸,却又逢此上下相迫的困境,外人闻此都不免深感忧困,难为贤昆仲尚能维持。令兄既然相使来见,需要我如何在旁帮助?”

李显听到这话后便又起身作拜道:“家兄着我告请李大都督能否再输济一批物料南来,但能与境内乡亲籍此一批物力款好,州主即便再怎样尊大自傲,也不敢轻触乡情众愿!”

李泰听到这话后又忍不住暗暗一叹,这都没逼得快没有活路了,想的居然还是团结乡人以对抗州主,果然不愧是资深的土豪思路。

如果他没有具体攻略汉中的计划,那么继续扶植安康李氏以对抗南梁派驻于此的镇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今计划居然已经制定出来,再这么做那就是多此一举了。

不过安康李氏本就是他图谋汉中的重要一环,他也并没有直接拒绝使其失望,而是沉吟说道:“输运一批物料只是一桩小事罢了,若果然能够解困当下,我当然乐于助事。

但是人间沟堑,唯欲壑最是难填,割肉饲狼,我愈伤而狼愈壮,只是饮鸩止渴,终将血肉削尽!更何况,如今南国大乱、世道崩坏,这些异域珍货也难免行市大损,收益大不如前。”

李显听到这话后便也长叹一声,旋即才又说道:“李大都督所言诸事,家兄亦有所感,唯今忧困诸多,并不奢望能够高枕无忧,只是盼着消解一桩得一桩……”

“如果李将军等所愿只是希望能够结众抗上,倒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实不相瞒,我国大行台深恨梁人窃我汉中多年,早已经定计着令大将率军南下克定汉中。不久之后,大军便会聚攻南郑,萧氏败亡指日可待,李将军等大不必再忧之加害。”

李泰见其愁眉不展,便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李显听到这话后顿时惊立起来:“竟、竟有此事?请、请问李大都督,贵国图谋究竟是止于南郑,还是更有张计……李、李大都督有无涉事?”

“如果时势具备,开疆拓土当然多多益善。汉中是我关中腹心的山南屏障,台府谋复已有多时,如今梁主失德、引贼内寇。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是故此番用兵我国势在必得!我亦得预事中,已经新进荆州总管,节制沔北、汉东诸军事,逆流进讨,同样也是职责所在。”

李泰望着李显坦言说道,而李显闻言后更是面若死灰,本来是因为心忧豺狼而问计求助于外,结果却没想到这里趴着一只更凶猛的大老虎。

“李将军不来见我,其实也打算安排相见一番。彼此前情深厚,所以我也希望能够邀取一二方便。如今台府分遣两路人马进讨汉中,贵族若能助我先定此功,贤昆仲无论志在入朝还是在野,我都一定尽力相助!”

话讲到这一步,李泰也就无谓再隐瞒,当即便开口说道。

李显听到这话后却是脸色一变,低下头去涩声说道:“我父子皆食梁禄……”

“萧氏一族尚且不爱其国,父子相弃、手足相残,灭绝人伦,令人发指,仁人义士更将忠诚献谁?难道生尔养尔的此方乡土,就应该遭受战乱的虐害?我钦佩捐身成仁的义士,但也同样敬重守庇乡土的贤良!”

李泰又继续说道:“前者汉水商事,全都受益良多,我也希望贵族能够继续屹立安康、风雨无催,使此前缘能够继续。汉中功定之后,我荆州总管府更需要加设功席贤位以统合新增人土。李将军信不过我?”

“不、不敢,只是事关重大,我、我实在不敢私意决定,恳请李大都督能够容我归与兄长商讨一番……”

李显听到这里的时候,也已经颇有意动,但还是小心谨慎的垂首表示道。

“兵贵神速,不暇转耳。我贪功如疾、求贤若渴,便与李将军同赴安康。若幸能共事,则直赴南郑。若不幸错识,那也只是身毁于自己的轻率,不怨旁人。”

李泰便又笑着说道,李显听到这话后又是一惊:“李大都督真、真愿同赴安康?若果真见重若斯,无论此行议成哪样,某愿从事大都督府下,必守护大都督进退安全!”

说话间,他便抬起手臂来狠咬一口,将那涌出的血水涂在额上并深拜作誓。

李泰示意亲兵先将李显引下稍待一段时间,他虽然要亲自前往安康说服李迁哲,但也不能立刻便出发,还有一点事情需要处理。

他先歇息片刻将思路略作梳理,然后便又着员将襄阳的使者蔡大宝请入进来。

蔡大宝入堂之后,李泰先向其略作道歉,然后便问起襄阳如今的情况如何。

彼此来往密切,蔡大宝便也不作隐瞒,当即便将襄阳当下的困境一一讲述起来。

岳阳王在跟湘东王正式翻脸后,境内人情也变得有些微妙。不过由于在李泰的帮助下之前便排了毒,诸如京兆杜氏这样的强族被打压,总体上内部情况还能控制住,但外部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如今雍州所面对最大的外敌无疑就是被湘东王所任命的雍州刺史、坐镇安陆窥望襄阳的柳仲礼。虽然柳仲礼在建康的表现可谓是不堪到了极点,但其江汉之间第一好汉的威名还是颇有震慑力,岳阳王也未敢与之直接交锋。

这一次蔡大宝前来,也是代表岳阳王希望彼此间能更加强军事合作,协同防备柳仲礼。

李泰手里还有杨忠这张大王牌,也不怎么将柳仲礼这败军之将放在眼中,略作沉吟后他便又说道:“前言谋攻汉东,未及实施便拖延至今。我今归镇便要继续这一计划,柳仲礼若肯退走,我也愿意网开一面,若仍固执不去,只能就境戮之!只不过进攻汉东之前,我需要确保沔北侧路无忧,希望大王能将兴州刺史席固家人送至此间,让我能够挟之从我。”

第0599章 群徒归义

兴州即就是原本的齐兴郡,地处东西交通之要冲,是江汉地区进出汉中的必经之路。

此边虽然远离江南的建康朝廷,并没有受到侯景之乱的直接影响,但是如今整个南梁国家都震荡不已,所以兴州也无可避免的受到波及。

江陵与襄阳两府失和,使得江汉地区气氛变得紧张微妙,不乏机敏的时流为免受到波及便纷纷向汉水上游迁徙。故而一时间兴州过境或者干脆迁居兴州的民众也是不少,兴州刺史席固也趁此机会招募部曲、壮大势力。

这一天一支由三十多艘大小舰船所组成的船队沿汉水逆流而上,逐渐逼近兴州州治,自然也引起了此间驻兵的警觉,很快便将这一情况向席固进行禀告。

席固得知此事后,顿时也变得有些紧张。这样一支规模的船队显然已经超出了豪强迁徙的规模,也绝无可能会是商队,若诸船皆是满载,起码得是超过数千甲卒的舟师。

能在汉水中出动如此庞大舟师队伍的,最有可能便是坐镇襄阳的岳阳王萧詧。但斥候归奏这一支船队却并没有悬挂襄阳的旗帜,而且沿水喊话也无见回应。

席固一边着令部曲们再沿汉水查探、密切关注对方动态,一边则开始在州城整顿水陆营防、紧张备战起来。

正当兴州城内外皆气氛凝重、一副战争随时降临的情形时,在汉水北岸有一支轻骑武装向兴州城疾驰而来,路上遭遇兴州守军设防阻拦的时候,这一支骑兵队伍便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席固在得闻此讯后便亲自出迎,与这一行骑士简短交谈一番后,便着令部曲收起拦设在汉水江面上的水排、铁索等障碍物,任由船队中一艘大舰缓缓靠入兴州水营码头。

待此大舰停稳,席固便带领几十名亲兵快速登船,很快便在舰船外舱看到自家仍留在襄阳的亲属。

亲人相见、而且还是以这种不寻常的方式,彼此间自然是有很多话要说。但席固在与亲人简短对话几句后,便又阔步往船舱内里行去。

在被船上护卫们引至一间舱室之后,席固见到一名身穿戎装的英俊年轻人正站在房间中笑望着他,于是便入前一步,深作一揖道:“襄阳席固,多谢西河公李大都督将家人送归。”

“席君不必多礼,此事于我只是举手之劳。襄阳萧大王因恐镇治将要不安,为免席君家眷再留城中遭受惊扰,本意遣员护送西来。恰逢我正有事西行,顺道为之,也是感谢席君之前共事赠给的方便。”

李泰抬手示意席固于房中落座,然后才又微笑着说道。

他的语气虽然很平和寻常,但内中所蕴藏的意思却是令席固震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