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327节(2 / 2)

当他再返回直堂时,李氏兄弟已经将城中军政情况基本掌握了一个大概。

李泰坐定之后听李迁哲稍作分讲,这才知道南郑城内外单单守军便有近两万众,储粮也有三十余万石。偌大城池自然不会发生建康台城那种存米不存盐的致命疏忽,各种守城物资也都备置齐全。

听到这里,李泰便不由得暗自庆幸此番偷袭得功,若是按部就班大军开拔、兵围汉中,就算能够攻下南郑城,还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而汉东还有柳仲礼对襄阳虎视眈眈,河南又有慕容绍宗不知所往,他是绝对不能将大部人马长久使派于外的。

对于南郑城居然聚集了这么多的战争能量,李泰也是颇感惊讶,再作追问才知此乃萧循幕僚刘璠倡议之功。在刘璠的建议下,萧循从很早开始便将境中人力物力向南郑聚集。

刘璠这个汉中名人,李泰自然听说过,听到李迁哲已经将之执在此间,也不由得一乐。

不过在他看来,刘璠对萧循的这一建议倒也谈不上有多明智,山南多有桀骜不驯的方隅豪酋,凭萧循的势力威望未必能够从容驾驭得住,看似掌握了大量的人事资源,但其实是将自身置于一个不稳定的火药桶上。

诸如安康李氏若非萧循态度过于强硬的征令逼迫,也未必就会直接倒头投靠自己。

不过在他们到来之前,南郑收聚了这么多的豪酋武装都还没有酿生大的骚乱,而且州务还被处理的井井有条,也足见这个刘璠确有处理庶务之才。

李泰自然不需要什么人给他指点什么宏观的战略方针,他需要的就是能够充分领会他的意图并且执行他的命令的人才,从这一角度而言,这个刘璠倒是值得拉拢辟用府中。

反正在他离开华州前,宇文泰也没特意交代他攻克汉中后一定要留意什么人,就算交代了,他也能干脆就当听不见。

当得知这个刘璠与萧循都被安排在直堂侧室,李泰便又起身前往相见。

当他走进房间中时,原本还在同刘璠低声议论的萧循顿时停了下来,两眼直勾勾望着李泰,眼神也变得有些难以置信,在一旁的刘璠小声提醒之后,他才陡地醒转过来,然后便又连忙低下头去。大概是第一印象太过骇人,使得他望见李泰便暗生惧意。

李泰见萧循仍是不敢望向自己,不由得也是有些无奈,老子混遍后三国,还是第一次遇到没有被我颜值折服的家伙!

他又将视线转望向刘璠,口中笑语道:“听闻州府事务多由刘记室在执,能者多劳,我今虽然入此城中,但诸事也需仰刘记室之力。如今府内形势即定,但外城人情却仍不安,为免群众恐慌滋扰,我有意遣散诸军、着令他们各自返乡,州内政令一如旧梁时节,使民各自因便相安,刘记室你意下如何?”

刘璠自然也从李氏兄弟口中得知李泰的身份,在其面前自然不敢托大,侧立席前听完李泰的话后便深深作揖道:“某等罪人不能守土尽节,已是自惭难当。大都督既入此境,能够秉持仁义好生的德计,是此方官民之福。但想请问李大都督,欲将我主公萧府主作何处置?”

“之前相见时便有告萧侯,此番入境只为收复失土、不为纵恶杀人。更何况萧侯久治此乡,甚传德音,素来都为士民悦服。只要萧侯不作孤僻厌生姿态,肯于助我安抚州境,我也一定对萧侯礼待有加。”

李泰讲到这里,便又望向垂首不语的萧循。

萧循感受到这目光后身躯便颤了颤,沉默片刻后才又小声说道:“多谢李大都督保全此身,我、我一定相助大都督把控州势。”

第0603章 汉中已定

武兴县地处汉中西部群山之间,其城戍扼守东西往来之要道。此间乃是氐人族聚之地,眼下则归属南梁统治。

旬日之前达奚武奉命于陈仓汇集诸军,然后便南出散关一路南下,一万人马翻山越岭跋涉多日,总算抵达了关戍之前。

武兴关戍地扼险要、易守难攻,达奚武抵达此境之后,一边着员大造攻城器械,一边又安排军中长史王悦与部将杨绍游说劝降城中守军。

武兴城内守军多仇池氐族属,本就惯于游离在南北政权之间求活谋利,如今达奚武兵临城下,原本是极有信心说服守城将领、兵不血刃的拿下武兴城。

但王悦等几番投书城内、包括城下喊话,城中守军的反应都不甚积极。在深入查探一番后才知,原来此间仇池氐族裔多有受梁州州府征集前往南郑防守。因为担心前往南郑的族人安危,故而此间守军不敢开门投降,局面一时间就这样僵持下来。

“氐人本就是轻于去就的乌合之众,竟然也被召入汉中协同防守,可见梁人已知我国将要大举用兵于汉中。汉中重防,先机即失,前路怕是更加艰难啊!”

当众将得知这一消息后,顿时都变得不甚乐观。

达奚武作为大军主将,心态自然不会被轻易动摇,闻言后便沉声说道:“攻城略地,岂可尽望敌人拱手相让?某等既然受命征伐入此,便是有进无退,何关梁人有无防备!王师所至、攻无不克,便从此城开始。今日诸军饮食给足,明早开始攻城!”

既然已经劝降无望,达奚武便下令尽快发起进攻,免得大军久顿于此、徒耗士气。

经过一夜休整,第二天一早西魏各路人马便汇集关前,伴随着雄浑激烈的鼓令声向着武兴关戍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城中的守军虽然也奋力抵抗,但是这些氐卒们战斗力终究不比西魏的主力精锐,交战半天便已经渐露疲态,几次都被西魏健卒们冲上城头,全凭着坚固的城防、险要的地形才险之又险的抗住了第一天的攻势。

傍晚诸军鸣金收兵,达奚武与众将商讨这一天下来进攻的得失,讲到守城人马已经拙于支应,对于近日之内便攻夺下武兴城都充满信心。

当然,前提是武兴城防如同眼下这般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可如果南郑方面向此增军,那情况就不好说了。

“武兴地处氐乡,得失皆与南郑关联仍远,梁人未必肯于重兵来援。更何况西河公首倡用兵,必然也已经发兵于沔北,汉川震荡、敌必惊疑,为了守其腹心,梁人也不敢分置重兵于外。我军只需要按部就班、持重用兵,抵达汉中并非难事。”

王悦对于山南局势了解不浅,大行台之所以遣他随军,就是为的在一众武夫当中增加一名智者。

诸将闻言后也都纷纷点头附和,认同王悦这一判断,唯独从陇右率军而来的南秦州刺史宇文虬皱眉说道:“前者台府计议本就是两路大军会战汉中、夹击南郑,如今我路人马滞留于途、缓慢推进,若与东军有失配合,致使西河公孤军直入,届时南郑城内外雄兵驻守,荆州人马必将危急!”

宇文虬话刚讲完,一旁的将领赫连达便又说道:“西河公既然首倡用兵于汉中,必然已经有笃定之计,心中谋略想必胜出我等应命之众许多。哪怕短时间有失接应,必然也不失进退之谋。今我即便弄险强攻克定武兴城,前路亦非畅通无阻,仍有阳平等诸关塞。一路攻强,抵达汉中也将成疲师,贼再进扰,又该何以应对?”

其他人闻言后也都连连点头,其实自从得知梁人在汉中多有防备之后,他们便意识到此番进攻汉中怕是要无功而返了。如果汉中这么好收复,台府又何以十数年间都没有进行尝试?

他们这一路万众人马看似不少,但若想一路攻险拔坚并分兵驻守,兵力也有些勉强。更不要说就算逼近到南郑城下,还要提防来自难免蜀中的援军。

所谓的持重用兵,潜台词就是逡巡途中、观望成败,用李泰所统率的人马来投石问路,如果荆州方面的攻势顺利,并且吸引住汉中的梁军主力,对他们而言自然是一个好消息。可如果荆州方面作战也不顺利,那么他们即便是突进到汉中,恐怕也没有多大的战机可供把握,多半是要退兵返回。

宇文虬乃是独孤信的心腹旧将,急于东进策应李泰这个独孤家的女婿,但其他人却是没有这样的想法,进军的意图便并不怎么强烈。

作为主将的达奚武在听取完诸将意见之后,最终便也选择了听从大多数人的意见,明天继续维持今天对武兴城的进攻强度,能够攻打下来固然好,一时攻不下来也并不急于增加进攻强度,以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第二天一早,营中将士们用完早餐,正打算继续发起进攻的时候,却发现城头守军和旗帜都明显的增多了,似乎是有援兵到来。

察觉到这一点后,达奚武与军中诸将都倍感惊讶,便暂缓进攻、打算搞清楚城中状况后再作计议。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派遣使者前往投书,武兴城中却先喝骂起来。

“魏人全无信义!南郑城中遣散诸徒分明有言,诸军归守地方可保相安无事,诈令某等归乡之后竟又再来进攻……”

听到城头上守军的喝骂声,达奚武和身边众将全都有些莫名其妙,彼此面面相觑,他们什么时候在南郑城跟这些氐卒们有此约定?

“莫非、难道,李伯山他、他竟已攻克了南郑城?”

虽然感觉有些难以置信,但达奚武还是期期艾艾的做出这般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