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353节(1 / 2)
虽然打通了伊川一线,让队伍可以进入洛南地带,但并不意味着前方就是一路畅通。
通过伊川这里的增戍情况来看,北齐是非常重视河洛得失,由于河南地区的收复,再加上沔北之前也并无北进行动,使得伊水流域的战争形势还不算紧迫,故而也不算是防戍的重点。而真正重要的地方,仍是以宜阳九曲城为中心的洛西前线。
李泰此番进军河洛,目的倒也不是为了取得多大的战果。因为从整个东征作战计划上来言,他只是一旅牵制敌军调度的偏师,负责主攻的则是宇文泰亲自率领的关中主力人马。
这一次宇文泰并不打算再率大军进入河洛地带,而是要趁着北齐高洋君威未立的情况下直捣其晋阳老巢。
如今由于高洋的篡国,邺都方面想必还存在着数量相当可观对于北齐篡国心存不满的东魏遗老,如果能在晋阳重创其霸府主力,那么邺都方面必然也会再生反复,直接颠覆新生的北齐政权也未可知。
李泰需要做的,就是进入河洛地区通过一些军事行动,将河洛周边的北齐驻军吸引和限制在区域之内,让他们不能从侧方对进攻晋阳的西魏大军造成骚扰和威胁。
所以他这一次进入河洛,攻城略地不是重点,吸引住河洛地区的驻军便是成功完成了任务,当然能够重创此间驻军当然更好。
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同河洛周边的友军取得联系,从而充分掌握河洛战场上的敌我动态,并且尽快将河洛局势搅乱。
他这里如果不能取得进展,那么关中的大军就不能渡河北上。虽然只是一旅偏师,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主力大军推进的步伐。
在通过伊阙之后,李泰并没有贸然率军直向洛阳方向而去,而是分遣高乐、史静等各自率领几百精骑向西面查探并通知豫西各路义军自己已经重返河洛的消息。
这些义军虽然名义上受坐镇弘农的李远节制,但是本身独立性便极强,在李远并不亲率人马进入河洛战场的情况下,进入此间的李泰自然拥有对他们的临时指挥权。
而在中外府之前所下达的征令中,李泰便被临时任命为关东行台,节制关东军政诸事,当然这个关指的是函谷关而非潼关,只局限于河洛之内这些敌占区。如果是潼关的话,那直接跟留守关中的宇文导分陕而治,没那些柱国们啥事了,那就得叫陕东道大行台了。
就在荆州人马驻守下来的第二天,北面洛阳方向便出现了敌军动态,足足三千多名北齐骑兵直向伊阙而来,在荆州军营外数里摆设战阵、呼喝请战。
但李泰对此只是视而不见,着令部众们固守营盘之内,完全不理会营外敌军们的呼喊,顺便在后方伊阙两侧山岭上多树旌旗,营造出一个大军漫山遍野的假象。
那三千多名北齐骑兵见魏军并不出战,而伊阙北面一片平野也并不适合驻营,于是便只能留下一部分斥候耳目密切关注敌军的动态,其他大队人马只能向后方撤回。
到了第三天的午后,外派的史静一行才终于返回,出发时三百余众、一人双骑,等到返回的时候却只剩下了一百多人,战马也遗失过半。
他们是在宜阳北部遭遇了北齐军队的袭杀,各种围追堵截,幸在马力充盈、且战且退,但仍然用了很长时间,直至关南义军获知情况并及时接应,才摆脱追兵,避免了全军覆没。
讲到此行经历,史静仍然有些心有余悸。他虽然久经戎旅,但伊川轻松克定的前事也让其心中对北齐军队产生了一定的轻视心理,故而在向西行进时并没有对行踪进行掩饰,从而让敌军在其周围布置下一个围杀阵势,各路围堵夹击。
宜阳方面的敌军布置较之伊川方面多了数倍,九曲城周边甚至就是一个庞大的军营,山野河谷之间几乎处处都存在着齐人的营垒和游骑。
史静虽然一路被追杀,但也没有忘了自己的使命,仍是细心观察宜阳周边情势,归来后将敌情详细奏告,也算是将功补过了。
李泰听到宜阳方面如此重防,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便又望向随同归来的豫西几人,想要看看他们当地人有什么良策。
“末将魏玄,久从伊川李开府部下,李开府不幸战死之后,末将便引残部辗转抵达关南。大将军重归河洛,某等豫西群众俱欢欣鼓舞,盼能追从大将军破贼杀敌!”
一名中年将领入前叉手对李泰说道,望向李泰的眼神也都充满了敬畏。之前李泰纵横河洛,并且将河阳缴获的大量物资器械分增豫西诸军,让他们这些义军对其都充满了感激,对于此番再次并肩作战也都充满了期待。
李泰还未及向魏玄询问事情,又有一名带着虎头帽的魁梧少年迈步走上前来,同样叉手向李泰见礼并说道:“末将韩擒虎,虽仍白身在野,但已有猎虎之勇,慕效大将军当年,请从大将军麾下效力!”
第0654章 攻守势变
“你是韩擒虎?”
李泰听到这少年的自我介绍,心中自是一奇,也顾不得白身为何自称末将,眼神变得炙热起来,一边上下打量着少年一边开口询问道。
彼此身份相差悬殊,韩擒虎被这眼神瞧得有些不自在,先是小退了两步,脸上也流露出几分少年青涩的扭捏,但很快眼神又变得坚定起来,迎着李泰的视线望过去,点头说道:“末将就是韩擒虎!户中阿耶旧曾拟名擒豹,但末将年中在关南山野猎得猛虎一头,又素来仰慕大将军威名,知大将军旧年也曾有猎虎之勇迹,所以更名擒虎。”
听到这少年自言亲猎一头猛虎,左近其他将士们的注意力也都被吸引过来,纷纷凑上来观察打量少年并小声议论,言语间都有些不信。
这少年看起来虽然略有魁梧之态,但终究不是真正的成年,眉眼之间的稚态仍然非常浓厚,实在让人不敢相信他竟能捕猎一头猛虎。
韩擒虎自然也听到周遭群众们议论声,少年本就要强,讲的也是事实却在偶像面前受到质疑,自尊心自是大大的受伤,抬手一指头顶上的虎皮帽大声道:“这顶帽子便是剥了那虎皮做成,我家人部曲都能作证!谁再有疑,那便下场角抵较量一番,试试我有没有猎虎之力!”
“我相信你!”
李泰瞧着脸色涨红、极力想要证明自己的韩擒虎,率先开口表示了对他的信任,居然有人质疑韩阎王,也真是活不明白。
他走上前去,抬手将韩擒虎那一顶虎头帽拿在手里稍作把玩,旋即又为其戴在了头上,旋即便拍着少年肩膀笑语道:“前共你父逐功河洛之间,曾听其言及家中少徒仍幼,却不想如今已经有了猎虎之勇,原来旧年只是谦虚。猛虎虽凶,但终究智慧短浅。上兵伐谋,还是要兼顾谋略智力的增长,才能成为真正有益家国的一时雄才!”
“末将当然也希望能成为智勇兼具的雄才,但是讲到智勇双全天下无过李大将军,所以想要投身大将军麾下,希望大将军能够包容教导,末将也一定临战用命、奋战效劳!”
韩擒虎听到李泰的夸奖和激励,心中顿时一喜,接着便又连忙开口说道:“家中阿耶亦叹家学短浅,希望能择名师相托。每每讲到大将军威武事迹,常常憾言不能追从效力……”
“你耶此言只是谦虚罢了,韩骠骑的威名亦盛传河洛,敌国兵势虽强但却不能轻越防线,你耶之功甚伟。更难得这一份力守乡土的壮义豪情,我也深感钦佩。”
李泰自是非常享受能被韩擒虎如此敬慕崇拜,先是商业互吹了一波他的父亲,然后便又笑语说道:“我职责所限,并不能久处河洛。来日见到你耶之后,问他舍不舍得将门中少壮放于荆土,如果愿意,我才能将你纳于帐下。”
他当然是很想将韩擒虎纳入自己的麾下,但这小子终究还没有成年,就算要带走也得知会他老子一声。
韩擒虎听到这话的时候自是非常兴奋,摩拳擦掌的表达着自己的兴奋,却不知如今营中马棚里正有一群少徒一脸哀怨的清理着满圈的马粪。
略过这一桩小插曲,李泰便请魏玄等人一同入帐商讨军机。
之前史静所奏还仅仅只是近日所见的宜阳周边的敌军情况,而魏玄这些仍然坚持在关南战斗的豪强战将们对于敌我形势的了解自然要更加的全面,讲起这一点来,全都一脸的愁容。
如今河洛之间的敌我形势,较之李泰之前来到这里的时候要恶劣得多。
那时候因为侯景叛乱的缘故,河洛之间所驻守的兵力本就不多,而且全都没有什么战意。所以一旦遭到西魏人马的进攻,便都纷纷后撤保命,没有进行什么顽强的抵抗。
之前河洛地区的防务也都是由侯景负责,等到东魏重新收复后,则就在斛律金和可朱浑元等人的先后坐镇下进行了一番系统性的增防。仅仅在宜阳九曲城周边所驻扎的人马便有将近两万之众,同时金墉城、河阳城等地所驻人马也有数万。
在此之前,他们这些关南豫西的义师还能凭着对地理的掌握游击作战,偶尔还能进入到洛西的平原地带攻掠敌军后方,可是如今宜阳的防务变得更加严密周全,这些关南义师的活动空间也受到了极大的压缩。
过去这些日子以来,伏流城破、李义孙战死可谓是让人心痛,而在洛水流域的同轨防也是岌岌可危。同轨防长史裴宽之前还被东魏人马擒获,幸在最后得以逃回,而城主韦法保也只能困守城中,难以出城活动。
即便如此,在宜阳方面的频频进攻之下,还是得靠着关南义师们对敌人侧翼的侵扰,同轨防才能勉强保住不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