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695节(1 / 2)
岭南远离大唐统治的核心地带,所以统治成本必然非常的高昂,尤其是遇到一些需要用兵的情况,如果从关中或河洛地区向岭南派遣师旅,且不说后勤辎重的压力有多大,单单时机上便不一定能够赶得及。
所以未来如果想要降低岭南的统治成本,就必须要采取与当地豪酋势力相联合的羁縻统治。而想要让这些豪酋们对于大唐的刑令法度保持敬畏、乖乖服从管理,就需要有足够的力量来加以威慑,而唐军在岭南登场的首战表现如何便至关重要。
蛮夷畏威而不畏德,一味的怀柔羁縻只会让他们认为软弱可欺,但如果对其手段强硬,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生死只在大唐一念之间,才会树立起长久的敬畏。
李贤就是要用一场杀戮来达成足够的震慑,抛开过于残暴这一点负面影响不说,未来这些蛮部如果再想挑衅大唐的权威、恃着麾下部众武装便据险为乱,那就要想一想今天广州城外这一场战事所付出的高昂代价他们能否承受得起!
随着诸路蛮部向四外溃逃,战斗也逐渐的远离了广州城外。被围堵在城中多日的徐度等先期入城协助防守的将士们与身着墨缞的欧阳纥并其麾下部属纷纷出城来迎,李贤便也在亲兵们簇拥之下往广州城下而去。
“罪将欧阳纥迟来归义、为贼所困,幸在河西公李大将军不计前嫌、督师来救,遂使罪将并全城士民得免死祸,恩同再造,实在感激不尽!”
欧阳纥之前在城头上观战,对于唐军精骑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也是深感惊异,故而此番出城相迎的时候,态度也是显得尤其恭敬。
李贤闻言后便笑语道:“欧阳城主归义心诚,无论早晚皆是一功,何罪之有?可惜行途阻远、未能速至,连累城中老少受贼恫吓多日,尤其与欧阳州主缘悭一面,实在让人遗憾!欧阳州主名动华南、威名我亦有闻,如今岭南总算遂其夙愿得归王治,想能慰其在天之灵。今我入州,虽已阴阳两隔,亦当灵前见礼,还请欧阳城主相引前往!”
欧阳纥闻言后连忙垂首应是,旋即又望着城外仍在进行着的战斗或者说屠杀,有些犹豫的说道:“此间众俚奴惊见天兵之威、胆气丧尽,已经无力再战,是否当下便鸣金收兵,容下官倾尽府藏款待援师?”
“这倒不必,儿郎们征途劳远、久渴血气,便且以此诸狂悖俚奴饲之,饱食即归!”
李贤脸上笑容仍然和蔼,但所说出的话却让欧阳纥听得额头冷汗直沁,他不敢再去看城外那尸山血海的惨烈画面,忙不迭引领李贤往城主府中而去。
来到城中州府,李贤先在灵堂上对欧阳頠吊唁一番,而后欧阳纥便将妻儿家眷向李贤稍作引见。
“这一位便是令郎?当真、当真聪明俐伶啊,之前在洛阳行前拜辞至尊,至尊还特有叮嘱欧阳城主门中有麟儿需加格外关照,想来便是眼前这位小郎了?”
当欧阳纥妻儿入前见礼的时候,李贤见到一个黑不溜秋、长得跟个小猴子一样的孩童时,心内忽而一动,想起来之前主上还特意提起过欧阳纥的儿子,于是便随口问道,只是心内却多有好奇。
一方面他有些奇怪至尊何以对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岭南欧阳氏家中情况这么了解,另一方面则是奇怪眼前这貌不惊人的小猴子模样的孩童哪里值得至尊高看一眼,甚至还特意叮嘱一番。他本来还想问一问欧阳纥还有没有别的儿子,但想想这样发问还是有些唐突失礼,便暂且忍耐下来。
他自然不知道,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小童在日后会取得多么大的艺术成就、哪怕千百年后其名声都为人所盛传,更是当今皇帝陛下的书法祖师,当然要特意叮嘱一番,别让岭南的纷乱局势把欧阳询给搞没了。
“至尊竟知拙息?”
欧阳纥听到这话后先是略感惊喜,旋即后背便冷汗直涌。他也与李贤一样的想法,先是好奇大唐皇帝何以对他的儿子这么感兴趣,但很快便悚然一惊,只觉得虚空中似有一双洞悉一切的大眼正密切关注着他这一家,并对他家事了如指掌。这样的感觉,换了任何人只怕都不会感到踏实。
一众人在州府内简单的交流一段时间,城外的杀戮也已经渐近尾声,唐军各支骑兵队伍已经陆续归来,而视野中几乎已经不见俚僚生口,整个广州城外尸横遍野,浓厚的血腥气更是熏得人头昏脑涨。
“岭南气候潮热、最是好生疫气,还要有劳欧阳城主分遣城民尽快出城清理一番,勿使城人为疫气所害。”
李贤登上城头后向城外略作观望,旋即便颇为贴心的对欧阳纥说道。时下正值仲夏五月,岭南地区已经是非常的炎热,如若任由城外那些尸首腐臭发酵,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疫病,这当然是他不乐意见到的。
欧阳纥闻言后便神情苍白的点了点头,旧年在岭南的时候他也以骁勇著称,但今见到城外的惨烈画面之后,甚至就连跟李贤对视的勇气都有欠缺。时至今日,他总算明白了何谓视人命为草芥,李贤那漠视人命的态度让欧阳纥站在其身边都颇感毛骨悚然。
李贤倒是不在意自己在旁人眼中俨然已经化身成为能止小儿夜啼的修罗恶魔,眼下岭南战事还没有完全结束,他也并不打算在广州长久逗留,接下来便向欧阳纥并其属员们详细了解一下岭南这里的情势,从而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且不说广州这里情况如何,时隔数月之后,侯安都再次踏上了败逃的路途,因遭唐军一路追赶,他也不敢返回衡州去,于是便往西南方向一路逃窜,一直逃到了高州阳江附近的冯氏老巢这才算是稍得安稳。
冯氏族人们见到侯安都之后,自是连忙毕恭毕敬的将之迎入庄中,并忍不住询问道:“前闻侯大将军正集结重兵进讨广州欧阳氏,何以忽然至此?”
侯安都闻言后便叹息一声,倒也无作隐瞒,直接开口说道:“攻讨广州事宜本来一切顺利,不宜欧阳氏胆怯无义,竟然早已举城投降北虏,唐军由后袭来、攻我不备,因得小挫,需要再聚甲兵攻杀回去!”
“唐军竟已寇入岭南?敌势当真猖獗,幸在境内还有侯大将军集聚众望、主持大举,一定能够成功打退唐军、保全我岭南乡土!”
冯氏族人在冼夫人的约束下并没有率部参与围攻广州,故而对于彼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听到侯安都的回答之后,一时间也是惊诧不已,旋即又对侯安都恭维一番。
侯安都听到这话后只是勉强笑笑,尽管心内有些不乐观,但还是开口说道:“记得群众推举,自当尽我所能!”
冯氏在阳江两岸园业不只一处,坐镇别处的冼夫人在得知侯安都竟然来到自家势力范围的时候,心内也是一惊。稳妥起见,她并没有直接前往面见侯安都,只是吩咐族人们一定要酒食周全的款待对方,并且尽量对两家联姻事避而不谈,同时又派遣耳目前往广州方面去打探消息。
不过广州方面的消息倒也不劳冼夫人多做打听,很快便有大量的相关讯息传来。
高州本就毗邻广州,一些侥幸在广州城外逃窜出来的溃兵也陆续的抵达了高州境内,当人问起广州方面的情况时,这些人便一脸惊恐的颤声道:“死了、都死了……唐军直若天军,完全不能战胜,几万大军全都遭杀……”
当这些相关的讯息在高州传开之后,冯冼氏一众族属们也都变得惊惧忐忑起来,唐军的勇猛与狠恶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心中也都暗自庆幸听从了冼夫人的约束,没有前往广州凑热闹,否则只怕他们也要横尸广州城外。
不只冯氏族人,当侯安都在得知唐军在广州城外手段如此凶残的时候,心内也是震惊不已。
他虽然屡与唐军为敌,但也不得不承认唐军无论是军纪还是作风都是自己所见首屈一指的,同时他们对于所征服的军民也颇有怀柔一面。然而此番唐军在广州城外的作为却颠覆了他之前的想象,并且很快意识到自己的情况恐怕不妙。
趁着众人还只是惊叹唐军残暴、但还没有更进一步的心思变化之前,侯安都连忙主动提出了要见冼夫人一面,而冼夫人此时也是惊忧不定,便选择在自家庄园接见了侯安都。
“前言唐军诸种只是风闻,未必足信,而今其军总算进入岭南作下大祸,证据确凿,夫人想必知我何以如此顽抗唐军入侵了吧?吾辈仍存志力,当下尚可力争,但若抗争不过,来日乡土尽遭践踏、子孙俱为奴隶,这想必不是夫人所乐见的吧?”
见到冼夫人之后,侯安都便开口沉声说道。
冼夫人闻言后也是一脸愁容,叹息说道:“王朝众多名臣大将,尚且难敌唐军入侵。妾不过只是岭南蛮洞一愚妇罢了,又有什么资格议论天下大势?”
“夫人太自谦了,你的贤名我亦久仰。虽然妇流之身,但却有远迈须眉丈夫的胸襟见识。若说岭南仍有可相论大事者,唯夫人一人而已。”
侯安都难得神态恭敬的对冼夫人说道:“我今势穷求见,也不作更多虚言相欺。唐军的残暴,不需多述,而其如今势力雄极,想要胜之怕也很难。尤其经过广州一役之后,此乡除我之外恐怕再无敢与为敌之人。我亦不求夫人倾家助我抗敌,但请将我引渡崖州,容我于彼招募师旅,继续抗击唐军。唐军必难久驻岭南,有我滋扰于边,亦必须仰仗夫人等岭南大酋。此为养我活众,夫人智慧超群,应当能洞悉此计之精妙所在。”
冼夫人听到这话后,眸光便也闪烁起来,但在沉吟了好一会儿之后,还是没有给侯安都一个明确的答复,只是又说道:“侯大将军意志顽强、不屈不挠,当真令人钦佩。而妾凡有所计,非只一身的荣辱利害,先夫欺我,留下一摊人事让人竟日操劳不敢懈怠。请侯大将军容我思量一番,深作权衡之后再给以答复!”
侯安都见冼夫人还在犹豫,便又力劝一番。他若想要渡海逃到崖州去继续抗击唐军,必须要获得冼夫人的支持。因为这女子在崖州同样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甚至就连崖州这个州治都是由其奏告朝廷请设,境内一众俚僚部众也多听从其人号令。
但冼夫人对此仍是推脱说要再作思量,没有直接答应下来,待到侯安都无奈离开之后,便又其部属族人不解问道:“唐军在广州的暴行实在太凶恶,侯大将军所言也颇有道理,况其逃往崖州也是唐军自己拦截不力,难以怪罪旁人,夫人为何不应?”
“侯大将军势力穷尽,但能得活,什么事情都敢尝试。但我家业俱存,没有要舍业做贼的道理!如今将侯大将军引往崖州简单,可是之后呢?侯大将军或有鹰狼之志,唐军却有狮虎之勇,一者逃窜为贼、一者跨地兼并,谁强谁弱不需对比。”
冼夫人讲到这里后便身叹一声道:“侯大将军教我养寇自重,他是太谦虚了,凭其志力才能,哪怕落魄为贼,也并不是我家能够轻易拿捏的。如今势力穷困伏低乞怜,可是等到形势变迁之后,他是曾从霸道英主的元勋功臣,又怎么会屈从于我家这蛮洞之主?养寇自重怕是难免要沦为贼奴,况今唐军屠刀未擦,若因私纵侯大将军而结怨,则是拿全族男女性命去试人刀锋啊!”
冼夫人自然不愿意与侯安都继续纠缠下去,可是唐军的残暴行径又让她忧虑不已。侯安都之前投奔入此也并不是什么秘密,若唐军以此怪罪,那么也似乎唯有反抗才会有一线生机。
正当冼夫人还在犹豫不定的时候,一队唐军劲旅押引着一驾铁铸的囚车来到高州境内交付给阳江上游的冯氏庄园中,并且传告唐军大将军李贤的命令,道是冯氏若将侯安都擒入此囚车内并送往唐军大营中,可以免于全族覆灭,否则唐军便将直击阳江、扫荡冯冼两族!
“唐军实在欺人太甚,如此跋扈嚣张,就算我家将侯大将军擒送其营,恐怕也不会得免,反而落得负义之名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