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2 / 2)
“所以,朕想问问诸位,从事发到现在,可有看到任何可疑之人或者可疑之事?尤其是在徐总领率朱衣卫调查的那段时间, 可有见到任何人私下接触交谈?”
元兴帝负手而立,语气慢悠悠的,其中威严却丝毫不减:“今日之事毕竟是皇家和朝廷对不住慈云寺,朕决不允许有心之人逃过法网。还望诸位多多配合,知无不言。”
元兴帝此番话一出,在场所有人纷纷沉默了。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
硬要说的话,从事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这两个时辰内人是肯定见过不少的,只是不知该说还是不该说。
元兴帝生性多疑,此事满朝皆知。若是自己无心说的哪句话引起了元兴帝的怀疑,自己岂不是要遭受无妄之灾?
但若是不说,万一自己看到的一件稀松平常之事其实是关键证据,到时候被元兴帝得知自己有意隐瞒,犯下欺君之罪不说,这样岂不是更加显得自己做贼心虚?
不管说还是不说,都有可能把自己给卷进去。
众人一阵头疼,然而谁都不愿做那只出头的鸟。
见阶下所有人都保持沉默,元兴帝眉头一皱,愠怒道:“怎么?莫非各位从始至终都待在房间歇息,竟无人踏出房门半步?”
贺听澜一副快紧张死了的样子,不断地搓着衣襟,身体不由自主地晃来晃去,引得身边几名官员纷纷侧目。
甚至连元兴帝都注意到了几乎站在最远处的贺听澜。
“贺主事何故如此局促不安?”元兴帝朗声问道,“可是看见了什么不方便说的事情?无妨,有朕为你做主,尽管说便是。”
贺听澜浑身一激灵,慌慌张张地走到法堂正中,在元兴帝跟前“扑通”一声跪下,结巴起来:“陛、陛下,微臣在一个时辰前去上茅房,确实看见有人交头接耳……”
此言一出,众人齐刷刷地看向贺听澜。
傅彦的心瞬间提了起来。
阿澜这是干什么?现在这个节骨眼,不管说什么,只要话语中提到某个人就相当于在说“他很可疑”。
在朝中根基未稳就给自己树敌,此事做得实在是有些莽撞了。
不过既然已经无法改变事实,傅彦只好在心里默默祈祷贺听澜别又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元兴帝似乎对贺听澜的话很感兴趣,立刻问道:“是何人,你可看清楚了。”
“回陛下,其中一人是僧人的穿着打扮。微臣不认识他,只记得那人大约十五六岁。”贺听澜老老实实地说道。
“而另一人……另一人……”贺听澜紧张地咽了咽口水,又低下了脑袋。
“但说无妨。”元兴帝道,“只要爱卿知无不言,朕就能保你安然无恙。否则的话……”
“微臣不敢!”贺听澜连忙道,“微臣自然不敢对陛下有所隐瞒。另外一人正是七殿下身边的内侍,微臣还看见,那名僧人给他塞了一包东西。至于是什么,微臣离得远,没看清。”
“哦?”元兴帝微不可查地挑了一下眉毛,侧头看向赵承安。
然而还没等赵承安回话,李皇后却坐不住了,站出来着急道:“陛下,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事发之后直到现在,安儿除了去见陛下之外,一直都与臣妾待在一起。况且他才十四岁,怎么可能与宝殿走水一事有关?”
“皇后莫要着急。”元兴帝抬了抬手示意她先冷静,“内侍与僧人说话有很多种可能,朕又没说此事与安儿有关,还是先听听那两名当事人怎么说罢。”
说着,元兴帝大手一挥,吩咐庆忠去将赵承安身边的那名内侍和给他东西的僧人都叫了过来。
谁知那名叫善全的内侍一见到元兴帝,立刻跪下来请罪道:“陛下恕罪,一个时辰前,这位小师父的确给过奴才一包药,说是二殿下让送的。奴才自知宫里的规矩,凡是给主子用的药必须经过太医检查才能用。但是奴才那会儿没找着太医,就只好先把那包药放下了。”
元兴帝随即转头看向那名小僧人,询问道:“小师父,那药当真是二殿下叫你送的?”
“阿弥陀佛,正是。”小僧人说道,“地震时,二殿下不慎摔青了腿,就朝小僧讨要了些治疗跌打损伤的药膏。殿下还说看见七殿下也摔了,就托小僧再送一些给七殿下。”
赵承平没想到自己随口关心一句竟能惹得元兴帝如此在意,也连忙走上前说道:“父皇,儿臣想到七弟从前过得艰苦,或许是个有苦只知往下咽的性子,担心他会硬忍疼痛,这才托小师父给他送了药膏。若是此举有不妥之处,还请父皇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