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2 / 2)

阿嫣,该怎么办啊?

郭嘉待她好是一回事,但有家人在身边,无论发生了什么,都可以做对方的依靠,又是另一回事。

可是许都,她真的不想呆了。

回去的路上,天气还是冷的,董嫣披着郭嘉的披风靠在他肩上,眸中还带着点点红意。

她忽然开口,声音轻轻的:“阿姐和阿兄都要走了。”

郭嘉低头看她一眼,眼神柔和,“难过了?”

“自是难过。”董嫣声音带着些哭腔,“阿姐愿意同我来军中,一是关心我,怕我出事,二也是知晓了衣带诏之后,不愿再回到陛下身边。可是我没想到,阿姐会选择云游四方,治病救人。这样的话,今后或许......很难再见到她了。”

“就连阿兄也要走,我连他要去哪里、要做什么都不知道。”

董嫣的确不知董凌要去哪里,可他要做什么,却是几乎所有了解董凌的人都心照不宣的。

他不可能和董姮一样,从今往后便成为一名游医了,他是要做将军的。

如今,他不能再在曹操麾下为将,便会寻找其他值得投效的主公,而这个人,很可能是曹操今日,或者将来的敌人。

“他们知道你在许都,若想你了,自是会回来看你的。”郭嘉说着,伸手抚了抚她的发顶,“况且,若你思念姐姐和兄长了,随时可以派人去寻。”

郭嘉和董凌的接触算不得太多,但他见过董凌曾经为了成为曹操麾下的将领,宁愿违背父亲,与董承抗争了很久。

他从前可以对曹操这样,那么现在他视曹操为杀父仇人,即便念着多年情分未动手报仇,但他往后也可以对自己愿意效忠的其他诸侯如此。

郭嘉心中都明白。

可是他没说。

董嫣也没说。

“可我怕的是,他们去了远方,遇上什么事,我都不知道......”董嫣声音低了下去,靠得更近了些。

郭嘉静静听着她的倾诉,手臂环过她的肩膀,搂住她低声道:“阿嫣,其实你姐姐离开许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她若在许都,除了宫中,还能去哪里呢?难道她还要待在天子身边,日日面对着间接害死父亲的人,自己却必须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和天子像原来那样过日子吗?”

“你是他们最挂心的人,你过得好,他们才走得安心。”

她低低应了声,眼泪却滑了下来,打在他的衣襟上。

“我知道你说得对,可我就是舍不得。”

郭嘉说的道理她何尝不明白,她只是心中不舍。

“那就哭一会儿吧。”郭嘉拍着她安慰道:“哭完了,到时再笑着送他们走。”

“郭嘉,你呢?”董嫣抬头,似是想起了什么,“你不是说,若这一仗胜了,我们便离开司空一段日子吗?你还走吗?”

“走,我答应你的。”郭嘉轻轻道:“待我回许都后同荀令君别过,我们便走,好不好?”

董嫣看着郭嘉,他面上神色并不是在开玩笑,是真的在认真同她许诺,是在告诉她,等回了许都后,带姐姐见过她的孩子,和荀令君辞别之后,他们就可以离开,过一段时间只属于他们两个的日子。

董嫣漾出一个极温柔的笑,她说:“好啊,听你的。”

她虽然这样说着,但董嫣心中隐隐觉得,以她这么多年对郭嘉的了解,他到了许都后,也许就不想走了。

郭嘉同她说,他想离开军中一段时间的时候,那是他在生着病,前线紧张,袁绍大军强压之下时说的,那时战局未定,曹军情况危急,他最想要的,便是胜了这一场,让司空不再被袁绍压制。

可如今,曹操已经胜了,这件事情便不再是郭嘉心中最重要的目标了。

即便胜了袁绍,还是有许多许多的事情等着曹操,等着他们这些文臣武将去做,现下,袁绍的几个儿子还各自领兵在外未被司空收服或是清剿,除了袁绍之外,这天下还有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还有许多未曾收入囊中的土地。

郭嘉又怎能安心离开?

第128章 别离

翌日清晨,天还未亮,先行部队便开始整装。

董嫣也早早起了,跟着郭嘉一同梳洗整备。她穿了一身素净的衣裙,眼睛还微微红肿,但精神比昨晚好了许多。

之后回许都的路上,董嫣便同姐姐日夜呆在一起,几乎寸步不离,董凌也知道他们快要离开妹妹了,自也是万分难舍,三人有时聚在一起,连郭嘉也不去打扰。

夜里董凌睡不着时,便常在营帐外练剑,华佗此时还不大方便直接露面,董姮便先跟着妹妹一点一点开始学起,她带着药箱,在军营中帮先前未病愈的将士看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