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2)

“说起来,我也是第一次下地砍甘蔗,以前都是冬时直接买来吃的。”顾筠笑道。

周铭道:“累了你就歇歇,我和宵儿还有周大三人就够了。”

喜哥儿有些跃跃欲试,冲周宵道:“这砍甘蔗对我来说,只要砍刀够锋利,就像削泥巴一般简单,我今儿身子没问题,就让我砍一行,好不好?”

起初周宵并不打算同意,无奈喜哥儿太能磨人,故意生气道:“得,我知道了,你就心疼我肚子里的这个是吧,我算是看清你了。”

这话说的周宵不让他砍都不成了,只得千叮咛万嘱咐道:“你砍也可以,不过若是肚子不舒服,累了,就不能再干了。”

喜哥儿笑了笑,他也就是砍着玩玩而已,莫说周宵了,便是他自己对肚子里的这个也是珍惜的不成,他心里有数。

便如喜哥儿说的那般,他力气大,砍甘蔗跟割草一样,不过也没干多久,就停下了,帮着顾筠把地里摆着的甘蔗搬回了板车上。

一亩的甘蔗,他们人也多,太阳没下山前就弄完了,周宵和周铭两人把它们收回家,放到了院子里。

“小爹,我们留多少自家吃?”周宵搬完最后一摞甘蔗,冲和喜哥儿一起,削了根甘蔗在一旁吃着的顾筠道。

顾筠想了想道:“留上六十根就行,吃不完等到了冬时可以拉去集市上卖。”

周宵闻言顿了顿,开口道:“小爹,今年邻村家家户户都种了甘蔗,哪里还有人会愿意在集市上买甘蔗吃,便是去了镇上,那么多家的甘蔗,怕也是卖不上什么好价儿。”

顾筠一拍额头,“我倒是忘了这回子事儿了,喜哥儿,你想留多少。”

喜哥儿把嘴里已经没什么味道的甘蔗吐到一旁,闻言道:“小爹,我觉得三十根就够了。”

顾筠点了点头,“行,那就自家留三十根,剩下的都拉去镇上糖铺卖了吧。”

次日一早,周宵便和周铭一道儿去了镇上制糖的铺子,拉了一板车的甘蔗,家里还剩着一大堆,他俩想着若是糖铺能派人去拉,倒也是能省些事儿。

周宵拉来的甘蔗品相都很不错,糖铺子查验了一番便全收了,“五文一根,全收了。”

周铭笑道:“吴掌柜,我们家里还有许多没拉来,你们铺子可有大板车,随我去家里一道儿给拉过来。”

吴掌柜招呼着伙计卸货,闻言笑了笑道:“周老弟,不是我不愿派车去,主要是这十里八村的甘蔗都下来了,拉来我这铺子卖,我得安排人把这一堆堆的甘蔗拉去糖坊那边,实在是没多余的板车。”

周宵闻言道:“吴掌柜,为何不直接在你们糖坊那边收甘蔗,也省得来来回回的拉了。”

吴掌柜摇了摇头道:“我也想这样方便,但糖坊那边非自家铺子的车子不能进入,便是拉过去,也得走上一两里的路,倒不如在我这儿收了方便。”

“原来死如此。”周宵叹道,看样子他得和老爹一起多跑几趟了。

“吴掌柜,这批甘蔗你且记账上,我和宵儿回去把剩下的拉来,到时一起算账便可。”周铭开口道。

吴掌柜点了点头,他们是镇上最大的糖铺,周铭和周宵也不怎么担心他们会赖账。

来来回回折腾了四趟,才把家里的甘蔗都拉来了,一共卖了两千五百根,一共卖了十二两五钱银子,这甘蔗着实赚钱。

等卖完甘蔗,眼看也快到了晚饭的时候,两人先去铺子里买了二十斤棉花,两匹棉布,打算做两床新棉被,一人一身寒冬的棉衣。

“哎,周兄弟,你且等等。”

两人刚出镇门口,便被一旁的汉子给喊住了,打眼一瞧,原是村里刚娶了新夫郎的王临。

“王大哥,怎的了?”周宵停住牛车,问道。

王临有些局促,看了眼身旁的夫郎,开口道:“刚巧我和新哥儿也要回村里,他身子今儿有些不舒坦,能不能让他坐你们的牛车回村,该多少铜板,我拿给你们。”

周宵愣了愣,看了眼身侧的周铭,周铭笑道:“都一村儿的,哪能收你们钱,你们都坐上来,两人能有多重。”

王临感激的冲周铭笑了笑,扶着新哥儿做到了牛车上,等两人坐稳,大黄慢悠悠的着牛步拉着板车上的四人,往谷家村赶去。

“还有有牛车好,我和新哥儿今儿刚把地里的甘蔗收完,本想着来镇上看看,糖铺能不能派人去村里拉,问了一圈儿都腾不开人手。”王临护着新哥儿,免得他被风吹冻着了,和周铭聊道。

周铭闻言没说什么,只淡淡的笑了笑,他若是开口把大黄借出去给王临用,村里那么多户人家没有牛车的,这一圈儿借用下来,大黄非得累瘦两圈儿不行,农家人都看重牲畜,实在是不舍得往外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