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2 / 2)

显然这只是一位寻常百姓。

凌岁寒有些犹豫,又偏头看了看谢缘觉。谢缘觉已摇首道:“多谢,不、不必……我也会医术……”她说着收回银针,又从倒出瓷瓶里的药丸,放入口中咽下,随即脸色稍稍好了一些,才对着凌岁寒道:“我接下来需要打坐运功调息,你能不能……”

“可以,我帮你护法。”凌岁寒立刻点点头,扶着谢缘觉起身,又到床边坐下,看着她盘腿而坐。屋内屋外重新恢复寂静,只余一点微微风声回响,这时的凌岁寒才终于转身,再次走到门外院子里,向那老妇行了一个礼,狐疑问道:“你是来善照寺拜佛的香客?”

善照寺不仅是长安城内最大的一座寺庙,亦是长安城内唯一僧尼同寺的一座寺庙,分为东南两院,东院是比丘居住,南院是比丘尼居住。

但眼前这位老婆婆,满头乌发夹杂着些许银丝,当然不会是寺里的比丘尼。

那老妇却摇摇头,解释自己本是长安城郊村落的村民,因为无儿无女,穷困潦倒,蒙善照寺的法师收留,平时在寺里干些杂活。刚刚她正在寺内的松树林扫地,听见此处似乎有些声音,因此前来查看。“这位娘子也不是来这儿拜佛的香客吧?我记得今天白日,这间屋子还是空着的?”

方才凌岁寒控制不住情绪,和谢缘觉的争吵声确实大了一些,会被这老婆婆察觉到也不奇怪。她想了一想,颔首道:“我和那位娘子在路上遇到劫匪,受了点伤,因为宵禁,街上医馆和客栈都关了门,正好看见贵寺就在附近,所以……我佛慈悲,应该不会见怪吧?”

“劫匪?”那老妇一惊,“两位娘子怎么不报官呢?”

“明天一早我们会报官。但现在还在宵禁,街上一个人没有,离衙门还有那么远的路,我们怕路上出现变故,那群劫匪又追上来,还望婆婆准许我们在这儿休息一晚。”

那老妇看起来对她们颇为同情,自然立刻答应,让她们放心住下,安心歇息,随后询问她们的伤势。凌岁寒感受到对方话里的关心,心中一动,便不厌其烦,一一作答。直到那老妇又将视线投向屋内,好奇地向凌岁寒问起她和她的朋友刚才是否闹了矛盾,为何会有争吵之声。

凌岁寒一怔,闭上嘴,沉默半晌,才闷声闷气道:“她不是我的朋友。我和她只是同路而已。”

那老妇显然没料到她会有此回答,不解地注视了她一会儿:“但我见你刚才对她很是关心。”

“我只是怕她死在我面前,给我惹上麻烦。”这话不经脑子脱口而出,凌岁寒说完才意识到有所不妥,毕竟站在自己面前是一位手无缚鸡力的老婆婆,倘若惊吓到了她,让她叫来更多的人可就不妙,顿了顿,遂又解释道,“我们……我们对一件事的看法不同,所以吵了两句。”

“我还当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那老妇笑道,“人又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要对方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并不恶毒,那么即便有些小分歧,互相体谅便是。”

其实凌岁寒向来吃软不吃硬,刚刚见谢缘觉突然昏倒在地,她惊慌失措之下怒气已经消散得差不多,这会儿听罢老妇之言,她又默然片刻,最终轻声叹了一口气。

罢了,虽然谢缘觉是迂腐固执了一些,但心地善良的确不是什么错。

舍迦不就一直很心善么?

尽管凌岁寒早已告诫自己,既要决心报仇,从前的人与事该断则断,该舍则舍,然而童年挚友的名字偶尔仍会不受控制地在她心底跳出来——譬如此时此刻,她情不自禁想起谢妙,倏地一愣,迅速转过头,目光望向正在屋内榻上阖目打坐的彩裳女郎。

真像啊……

她和舍迦的面容确有几分相似。

在长治县的永春堂医馆,凌岁寒第一次见到她,便有如此感觉。但那时,凌岁寒完全不认为谢缘觉与谢妙之间会有何关系,其根本原因,便在于谢缘觉的为人性格和谢妙差别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