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2)

白瓷村实在是落后,和层层叠叠的山峦之外完全是两个世界。随处可见的低矮平房白色砖瓦都已经掉漆,露出破败的土色。

路都没修,只是一条土路,崎岖不平,汽车几乎没有,有也是很旧很廉价的牌子,特案组的车行过,一路颠簸,显得突兀又艰难。

白瓷村的村委会倒是新修建的,墙身都刷着橘红色的漆,看上去鲜亮又喜庆,刚走到大门前,铁门就被“吱呀”一声打开,迎面走来一个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不是特别瘦,脸很圆润,穿着一身裁剪好的西服内搭,小腹微微隆起。

他脸上堆满了刻意恭维的假笑,看上去有些僵硬,看了眼四人,目光很快就落在程迩身上,他略低下头,说道:“四位警官好,我是白瓷村的村委书记邵文峰,您怎么称呼?”

余寂时眸色略微暗了暗,他注意到,邵文峰只是扫了他们一眼,目光就落在了程迩身上,似乎早就知道他们里面谁最有话语权。

“姓程。”程迩语气平淡。

邵文峰对程迩显得格外殷勤,随即抬起手臂作出一个请的动作,笑意不减地说道:“哦,程警官!对了……四位先请进。”

程迩似乎也是注意到了这点,有意无意地试探道:“进就不必了,倒麻烦邵书记出来迎我们了,您这儿得信挺快的,我们才刚进村。”

“不麻烦不麻烦,我应该的。”邵文峰脸上没什么情绪波动,一双狭长的眼睛眯成缝,微微闪动着的光显得格外狡黠。

邵文峰倒是聪明,仿佛没听懂程迩话里的意思,只是一直顺着他的话说,对有些事闭口不谈。

钟怀林也看出他的可疑之处,微微蹙眉,一张痞气十足的脸上透着些许冷淡,忽地开口说道:“这案子我们刚接手,初来乍到,还是劳烦邵书记带我们走一遍两处案发现场。”

邵文峰忙不迭地点头哈腰。

房屋之间都挨得很近,显得有些拥挤,邵文峰带着四人进了极狭窄的小道,东拐西拐的,有些甚至需要侧过身才将将能过。

钟怀林见大家半天没人说话,也没把话藏心里,直接就开口问道:“国家的补助资金每个月都会批下来吧,村子路也不修吗?钱都做什么用了?”

大概不是第一次有人向邵文峰提这个问题,他脸不红心不跳,也没怎么停顿和思索,直接就回应:“修路这事儿我们召开过村民大会讨论过,最后的投票结果是大部分村民不支持修路,认为没什么必要。这里是在深山里,修路很难,运输材料这一关就很费钱,村子本就规模不大,耗财耗力修路确实不划算。”

顿了顿,他又继续说:“这补助资金我一部分用来置办应季节的种植业需要的种子肥料和工具发放给村民,剩余的基本上都按户发放给村民给他们做生活补贴了。”

邵文峰的回答倒是让人找不出纰漏,但他这么做的确是有些目光短浅了,这种分配虽说让村民自给自足,可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更应该用在振兴上,如果一直这样,白瓷村恐怕会永远被困在大山里,与世隔绝。

可特案组是为办这个案子来的,这种事也没法插手,所以邵文峰说完,大家也都没反驳什么。

终于到了第一处案发现场,警戒线将整座小平房都围住,刚一靠近就能问道很浓烈而呛鼻的艾草燃烧的味道,周围的人家还冒出几缕白烟。

见其他人稍有些不适的样子,邵文峰连忙解释道:“我们这儿大多信鬼神,死人烧艾草驱鬼是传统了……而且大家都说这次死人是鬼来索命的,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余寂时看着身旁的程迩,男人只是稍挑眉梢,不予置否。

许琅向来寡言,程迩也懒得多说,钟怀林向来是负责主动交流的那一个,听到这里只是沉默了几秒,就说:“这户人具体情况呢?”

邵文峰这次倒是想了一会儿,才回答道:“村里基本上都是原住民,这户人家是白姓的,大部分青壮年都选择走出深山,这一去就回不来了,所以这一户人家是两个老人带孩子,我记得老人都是六十多的年纪了,孩子是三岁。”

程迩瞥见邵文峰说话时不断摩擦的手掌,又看向他那张始终挂着虚假笑容的脸,敷衍地回了个淡笑,说:“麻烦您在这里等一下。”

“好嘞。”邵文峰很听话,直接就应道。

四个人走进了这座平房。

院子很小,院中有一块土地,地上密密麻麻种满菜,但长势很差,幼苗枝干纤细,叶子卷翘发黄。中间一块木板通往正房。

走进正房时推开门,余寂时听到了清脆的响声,能想到这个门是何等的破旧。按理来说老人睡眠浅,听到开门声应该会惊醒。

正房进去是灶台,右侧才是睡觉的里屋。

余寂时跟着程迩进了里屋,扫了眼周围,所有物品都很陈旧,相框里的照片还是黑白色,彩色照是难得的全家福,小夫妻幸福地牵手,抱着襁褓中的婴儿,两侧的老人笑容苍老中透着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