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489节(1 / 2)
学术圈某些精英异乎寻常的卷,过年不回家是常态,譬如生物工程学院的院长项温韦就是典型。
过去二十年,晚上无论几点睡,项温韦永远是早上五点抵达实验室,常常连续干活十几个小时,前几年过年,他仅仅除夕下午和大年初一上午休息,大年初一下午又骑着自行车去了实验室。
宋河在食堂经常碰见郁安邦和谢元勋,这俩居然也是卷王,郁安邦只有除夕夜回老家一天,谢元勋则只休大年初一初二,今年春节假期两人都打算在工作中度过,集中精力编教材,顺手做点小研发。
“你们俩这么勤奋,有院士之资!”宋河在饭桌上感叹,“我知道好几个院士也是大过年泡实验室,天不亮就起床干活。”
“得了吧,咱们仨最院士之资的是你!”谢元勋哀叹,“努力比不过天赋啊!”
“确实,虽然你年龄最小,但我感觉你会最先评院士。”郁安邦也点头,“杰青长江你已经很稳了,等明年你博士学位发下来,分分钟杰青,估计会一路绿灯光速选上。”
“话说你们天天不回家,嫂子没意见吗?”宋河好奇。
“九院快放假了,我老婆过两天就来学校,住我宿舍。”谢元勋腼腆,娶妻之后他稳重了许多,不再那么暴躁,连脏话都很少吐了。
“我老婆过两天也来。”郁安邦笑笑,“吃饭的时候她给我带饭,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咱们没法在食堂见面了。”
“金屋藏娇啊,羡慕羡慕。”宋河唏嘘。
他是真羡慕,谢元勋和郁安邦的喜酒他都去喝了,份子钱各随了一根100克的金条,两位嫂子都挺好看,带着高材生的书卷气,想来婚后生活一定是相敬如宾琴瑟和鸣,简简单单又带点激情。
反观自己实在形单影只,天天闷在宿舍看论文,相老师在的时候还能时不时串个门聊聊天,相老师一走,整层宿舍楼几乎没几个人了,夜里走廊上漆黑一片,静的可以闹鬼,他甚至把高中同学送的辟邪小物件又翻出来挂在门上。
宋河感觉自己融入科研圈子太早了,搞得自己也有点早熟,如果他按部就班地上高中,还处于和女同学拉个手会被老师批评早恋的环境。
但科研圈的平均年龄都很高,结婚离婚的一大群,还有私生活混乱的,于是他闲暇时也提前考虑婚姻两性问题,考虑半天才惊觉自己还小,去民政局领证会被工作人员轰出来。
“我们俩都有老婆陪,你是不是要在这孤家寡人吃饭了?”谢元勋忽然想到什么,“你要是嫌一个人吃饭太冷清,可以来找我一起。”
“别了,我当那个电灯泡干什么?”宋河无语,“我这几天翻翻图书馆,翻差不多了我就走,回老家或者回公司待着,反正编教科书在哪都能编,有台电脑就行。”
“其实你不用羡慕我们,我和郁安邦顶多就一个老婆,你可以有好多老婆。”谢元勋道,“毕竟你超级有钱。”
宋河震惊,“谢元勋你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
很快,宋河在食堂就见不到熟人了,开始孤零零一个人,穿梭在图书馆、食堂和宿舍之间,像一台行走的工作机器。
院士会议已经在审核各大高校的期末试卷,还得花一段时间评定,但所有老师都忙于着手编写教材。
宋河同样野心勃勃,他无比希望自己编的教材能进入各大高校,供应成千上万的大学生!
教材这东西绝对是摇钱树,这里的钱不是指钞票,而是知识返点和怨念值!
只要教材推广开来,每年都会有源源不断的学生捧着他的书啃,学会了,便是知识返点进账,学不会,便是怨念值进账!
乐观点,宋河甚至不怎么需要卖力学习了,枯坐电脑前刷论文效率太低,躺在床上睡大觉,级别便能蹭蹭上涨!
此外,宋河也确实认为很多教材太老了,知识量不够丰富,题目不够开拓思路,如果能编一本精彩纷呈的教材出来,能大大加快人才的孵化率,给整个科研圈注入一大股年轻力量!
但几天的努力后,他惊觉编教材的难度远比预想的要高!
第656章 进入教材编写队伍!
平时上课,老师可以不慌不忙花一学期,把该讲的东西一点点喂给学生,面对面教学,学生有什么想法都很好沟通。
而教材呢?同样是教给学生,却得不到反馈,相当于学期没开始之前,就要备好一整个学期的所有课程,不能有偏差失误,因为没有纠错机会!
同时,要考虑使用教材的学生本身是什么水平,清北学生能看懂的题目,三本学生未必能看得懂,究竟该针对什么水平的学生编教材?
教材篇幅也是大问题,如果像一些西方教科书一样,唠唠叨叨举一大堆例子,固然能让笨学生们更容易看懂,但知识量无疑会大幅稀释,书本厚度也会趋于离谱,如果像国内的老教科书一样,凝练直接塞满干货,倒是能控制篇幅,但难懂的部分会不会导致学生们浪费精力,被迫从别的地方拓展学习?
以上其实都不算太致命的问题,打磨打磨能做个差不多。
最致命的是,内容!
一个领域的知识实在太多了,具体要教给学生什么?
教材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构建知识框架的主干,势必影响大量学生的学业方向,甚至影响整个领域的未来发展!
宋河压力很大,撸遍了整个图书馆,翻了国内国外所有的教科书,同时研读了一堆各领域的最新专著。
最后,他坐在宿舍电脑桌前,闭上眼睛,周围便会出现成排成排的书架!
书架上满满当当,摆满他学过的知识,五花八门。
宋河意念一动,注意力从每个书架上快速扫过,挑出一些书直接扔掉!
大群大群的书本滚下书架,直接被狂风卷走,第一次清掉三分之一的书,脑海中的图书馆空旷许多,书架们自动重组,数量少了一些。
这些书几乎都是重复内容,很多同领域书籍的内容大同小异,只不过换换顺序,毫不犹豫就可以扔了。
宋河喝了口茶,继续孤身一人坐在宿舍里,闭上眼,周围浮现成排书架。
意念再次移动,从书架上快速扫过,又揪出一些书,干脆利索地毙了!
这些书都是“反面教材”,有的是已经被证伪的错误理论,有的看上去十分可疑,有的干脆就是胡说八道,写进大学生教材里只会遭到天下耻笑。
书架们再次合拢,只剩十几排书架,依旧太多!
宋河缓了缓,继续筛书,这次工作变得细致,一本本厚书从书架上飞起来,书页哗啦啦翻动,像一群多翅的蛾子,最后每本书仅仅撕下几页放回书架,剩余的统统扔掉。
书架急剧缩小,最后只剩一排纸页,参差不齐地聚在一起。
宋河睁开眼,已经没法再筛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