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52节(1 / 2)
柳乘荫在画面和音乐方面的确炫耀成功了,但思想的表达方面却献了丑。
一番看下来,柳乘荫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他所拍的《年轻狂响曲》确实如“张三的刀”所说,是一部精彩又无聊,视听华丽但内涵空洞的炫技作品。
就在柳乘荫准备回去面壁思过的时候,他发现文章居然还没完,后面还有。
在将柳乘荫的电影一顿损完后,“张三的刀”又在后面继续写道:
“通过对柳导的电影的鉴赏,我认为柳导的导演能力还是很强的。
虽然剧情拉胯,但那毕竟是剧本的问题,但总体来讲,以柳导炫耀时所出来画面、服化道、导戏等各方面的能力,这都是强力的得分点,他还是有希望在下半年的‘金花奖’中提名一个‘最佳导演’的。
另外一提,柳导的电影里显示的编剧是他自己,也就是说剧本是他自己写的,我希望他以后多专注导演工作,去找个好剧本。
其实,我对于柳导喜欢展现自己这一事并不讨厌,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欣赏。
年轻人喜欢展现自己也不是什么坏事,就是要敢于展现才能不断开阔创新,突破自我。
但要把自己的能力展现在好的剧本里,而不是单纯为展现而展现。
这样一来,兴许有机会冲一下‘最佳影片’。
以上。”
影评到此结束。
柳乘荫:“???”
最后的转折…有点突然。
柳乘荫一时间情绪有点连贯不起来。
有机会提名“最佳导演”?
“意思是说,我还有希望?!”柳乘荫顿时振奋起来。
第63章 正式上映!九月——国外特效巨兽的倾轧之月!
9月6日,即试映会结束的第二天。
按照定好的时间,《年轻狂响曲》在这一天的上午九点在国内正式上映。
因为参加过试映会的人基本都在网上对《年轻狂响曲》这部电影在剧情外的其他方面都给了很高的评价,所以先前就对柳乘荫的电影有着很高的期待感的网友们瞬间对这部电影更感兴趣了。
至于剧情…
好吧,网友们一开始就是被柳乘荫的画面和特效吸引来的,剧情什么的,根本不是这些人群所在意的重点。
只要画面够惊讶,声效够爆炸,如果能再加一点让人眼前一亮的脑洞,就能刺激得让他们全身心亢奋起来。
这样一来,便会有无数人愿意为此买票。
因此,哪怕在“张三的刀”之后,又还出现了很多对柳乘荫的电影的剧情进行了吐槽的影评,但根本没什么人在乎。
更何况,那些吐槽过柳乘荫的电影剧情的影评里,也有很多是跟“张三的刀”的影评一样,虽然吐槽了剧情,但却也大大地夸了柳乘荫的其他方面,特别是画面和音乐。
如此一来,这些吐槽剧情的影评不仅没有劝退观众,反而让观众们更加好奇这部电影里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容,才会导致即使剧情拉胯也依旧被这么多人看好。
从试映会的结果,综合上来看,《年轻狂响曲》是被看好,因此根据协议,院线给这部电影增加了一些初始排片量。
最终,《年轻狂响曲》以15%的初始排片量上映。
这个排片量可不低了,甚至可以说是九月份国产电影中最高的。
当然,这主要是“同行衬托”的缘故。
因为“国产电影保护月”刚刚过去。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国产电影得到了一波释放,而国外电影则恰好相反,他们是足足两个月没在华国赚到钱了。
憋了两个月,好不容易“解禁”后,国外的电影便忍不住要第一时间挤进来了。
因此,九月的国内电影市场上瞬间多了许多外国电影。
因为每个月华国对国外电影的引进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为了争夺“保护月”结束后的第一批引进的名额,那些试图开辟华国市场的电影,他们后面势力都出了大力气。
最终能够在九月挤进华国电影市场的电影背后基本都大有来头。
然而,那些“大有来头”的家伙大费周章,通过各种角逐才成功把自己的电影塞进来华国市场来可不是为了做慈善的,他们是要赚钱的!
因此,那些被选择塞进华国市场的电影通常都是已经在国外市场得到过较好的成绩的那种。
总的来说,都非常能打!
在这种情况下,电影制作方通常都会想方设法打点院线,让院线尽可能把排片时间挪到十月后。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柳乘荫能成为“国产排片第一”也是也是因为国内的其他电影不愿意跟外国大片硬碰硬,全都躲到后面,顺便给柳乘荫“让了路”的结果。
否则,以柳乘荫一个电影圈新人的身份,哪怕柳乘荫的电影再能打也不可能让他一上来就成为“国产第一”,起码最开始排片得先落后前辈们意思一下,以后再凭成绩赶上来。
现如今,那些敢于在九月份上映的国产电影,一般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电影背后团队实力不够,没有让院线更改好的上映时间的资本,不得已成为了国外大片在华国市场相互倾轧的牺牲品。
第二种则是拍电影的人根本不在乎票房,要么纯属玩票,要么是冲着刷奖去的,因为国内的电影奖项的参与条件基本都有要求“需要在国内公开放映过才能参加”。
第三种,电影人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又或者是想赌一把,企图将这些肆虐的国外电影变成自己成名立万的垫脚石,踩着国外电影上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