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52节(2 / 2)

一开始,那四家投资了柳乘荫电影的公司的在得知柳乘荫准备让电影在九月份上映时,他们便派代表来试图劝说柳乘荫,想让他把电影留到十月后上映,避开国外大片扎堆涌进过国内市场的时间段,哪怕是九月下旬再上映也比九月初要好啊!

然而,柳乘荫觉得自己是第二种。

他并不是很在意票房结果,甚至他从一开始就不觉得这部电影能赚到多少钱,最多只是回本加小赚罢了。

毕竟他这是一部“炫技作品”,很多内容只是拍来用于展现自己的导演能力,是拿来冲奖用的。

而这些能力里除了少部分外,它们大多都不具备太多观赏性,甚至是无聊。

是的,柳乘荫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电影有很多无聊的东西。

这些没有观赏性的东西,如果是专业人士眼中那还好,柳乘荫中那些炫技画面在专业人士眼里可圈可点,甚至有研究价值,然而在普通人眼里就单纯是无聊了。

九十分钟的电影,只有三十分钟的精彩镜头,这些镜头大多聚集在三个时间点,其他时间点有零零碎碎分布一些类似于“精彩预告”的东西。

观众会愿意为了看三十分钟的精彩,心甘情愿地去忍受六十分钟的无聊吗?

反正柳乘荫本人是连看三十秒的广告都已经感觉难受了!

更何况,柳乘荫看三十秒无聊的广告就能免费看视频,而观众想看三十分钟的精彩内容,除了要看六十分钟无聊的内容,还得花钱…

设身处地想,如果柳乘荫知道一部电影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无聊内容的话,他绝对是不愿意电影院看的,因为电影院不能快进。

在柳乘荫看来,现在的网友们只是被那“三十分钟精彩”所蒙蔽了,导致一时间无视了影评中所提到的“无聊时间”。

但只要“六十分钟无聊内容”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那么往后的观众会越来越多的“前车之鉴”所劝退,之后就不会有什么人愿意为此买票。

所以,在柳乘荫看来,他这部电影哪怕前期再怎么声势浩大,最后最多也就是小赚。

反正他在电影中投资少,以当前的热度,亏的可能性很小,但因为内容缘故也赚不到大钱。

既然如此,还不如早点发布作品,让影响力发酵的时间更加充裕。

第64章 首日票房!被寄予了全国网友厚望的“烂片”

抱着这样的想法,柳乘荫没有接受那些公司代表的建议,依旧选择在国外的巨兽争霸的九月初让电影上映。

在建议被柳乘荫驳回后,四家公司也没再多说什么。

毕竟根据协议,柳乘荫有着对电影规划的最大处置权,只要柳乘荫没有直接卷投资的钱跑路,那么他们就不能干涉柳乘荫对电影的处置。

而且,四家公司把柳乘荫当成了是第三种情况,因为柳乘荫是试图踩着国外的特效巨兽上位!

反正几百万的投资对于电影投资来说真就只是小钱。

可如果柳乘荫真的踩着外国电影上位了的话,他们那可就赚大了!

很快,第一天票房出来后。

在柳乘荫一直以来所努力展现的各种噱头的吸引下,观众的期盼下…

《年轻狂响曲》首日票房——5600万!

5600万的首日票房。

扣去院线分成,再缴税,柳乘荫这部第一天盈利就达到了近2000万!

这部电影总投资2700万,柳乘荫自己投了700万,占总投资的26%,加上“技术入股”的30%,以及四个公司“塞人”和“强行投资”所作出让步,林林总总…

根据协议,电影的盈利,柳乘荫可以独占70%,其他四家参与投资的公司里,除了没有塞人的“焰火”有12%的分成外,其他提供了便宜演员,让演员从电影蹭到了名气的三家公司都有只有6%的分成。

之所以他们愿意接受这么低分成,那是因为这四家公司投资柳乘荫的公司为的根本不是钱,而是名。

毕竟柳乘荫一找便说了自己的电影是冲着拿奖去的,可能不符合市场。

但他们觉得柳乘荫的电影…准确的说,是电影里的圈子能带他们的公司和演员在电影史中留名,所以硬是要插一手,出人又出钱,想混一个“参与制作”的名头。

2000万的70%,也就是1400万!

因为柳乘荫的自己只投入了700万,所以,仅是第一天,柳乘荫就已经开始赚钱了。但很可惜,在柳乘荫看来,这个好成绩最多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了,等“无聊六十分”被暴露出来,电影的成绩必然会呈断崖式下跌。

至于那四家公司,根据分成,他们起码得等到柳乘荫的电影票房破五亿这样,他们才能全部回本,当然这个“回本”指的只是投资额,如果算上电影宣传和公关方面的投入的话,还得翻几番。

正如柳乘荫当初推辞投资时说的那样,柳乘荫觉得他们想回本有点难…

好在,他们参与柳乘荫的电影并不是冲着赚钱去的,至少不是赚当下的钱。

因为想通这个关窍,所以哪怕柳乘荫的这部电影会让四家公司亏钱,他也毫无心理负担。

然而,柳乘荫却不知道,现实正在往他意料之外的方向展开…

柳乘荫只注意到了电影首日票房——5600万!

然而,大众注意到的,《年轻狂响曲》的单日票房排名——第三!

在国外的特效巨兽们倾轧下,还能有这样的成绩,这属实是让华国电影圈的人狠狠地感到惊讶了一番。

我们再来看看,那天唯二单日票房超过了《年轻狂响曲》的电影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