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220节(1 / 2)

举个例子。

在早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

作为早早发达国家的岛国,在计算机的普及率上居然还远低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华国!

这种“传统”,使得岛国许多老字号企业,他们明明可以靠电脑进行无纸化办公大幅提升企业效率,却选择对这种方式视而不见。

另外,这种“传统”还使得岛国十分讲究论资排辈。

你资历老,你就是对的,你年轻的话,能力再强也得给上面的老老实实当个好用的工具人,然后慢慢熬,把上面的熬死了才能出头。

这种论资排辈的“传统”,使得岛国的院线方不愿正视柳乘荫这个近来声名鹊起的“小辈”。

在他们看来,你个没啥资历的小辈想要将电影在岛国上映?

可以。

但你得先让你的电影在世界上拿到一个“可以被他们认可的成绩”后再说。

那是个什么样的成绩呢?

比如:

先是在全世界各国都拿到高到让人看了就眼睛冒金光的票房。

这样一来,他们确定你这部电影绝对能赚大钱,他们就“勉为其难”一下,引进你的电影。

又比如:

你的电影获得过一些国际上的大奖。

这样的话,为了展现岛国电影界的“艺术性”,他们会引进过来观摩学习。

总之就是——你强你有理!

在没证明你的这部电影是“强者”之前,说啥都没用。

至于伱说的之前的电影“强过”?

没用,“以前强”,不算“强”,“现在强”才算强。

如果,如果“以前强”就要被他们看做“强”的话,岛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去“赌国运”了。

之所以“赌国运”,他们就是想试试看,他们和眼前的目标谁更强,哪怕“试试就逝世”…

总之,他们都不愿意让一部没有证明过自己“是个强者”的电影直接放到岛国上映。

更何况,柳乘荫要上映的电影还不只是一部,而是两部!

那就更不行了。

柳乘荫将岛国的各方院线都找了一遍,结果接连遭受拒绝。

不过,也有一方院线没有直接拒绝,但也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说希望柳乘荫能过去跟他们当面详谈。

对此,柳乘荫先是感到一阵欣喜,然后又有些疑惑和不敢相信。

随后,柳乘荫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那家发出“详谈”邀请的院线的名字——

长秋影视?

接着,柳乘荫又发动力量,查了查对方…

第221章 一切就绪,十月悄至

查完后。

柳乘荫发现这个“长秋影视”背后的资本名字叫“长秋财团”。

这个财团十分年轻,居然是在近十几年里发展起来。

十几年发展处一个“财团”。

“财团”通常是个聚集了大量笼罩着各行各业的子公司的集团。

但并不是什么“集团”都能叫“财团”!

能叫做“财团”,通常都有着“雄踞一方”的实力,至少能左右一个市县,并能对岛国高层选举产生一些不可小觑的影响这样。

看到这里,柳乘荫心中的疑惑瞬间消失不见。

年轻好啊,敢于打破陈规,怪不得跟那些“老家伙”完全不一样。

随后,柳乘荫对接下来的“面谈”充满起希望来。

对于如何说服对方与自己合作,以开辟岛国市场这件事情,柳乘荫好好地进行了一番准备。

先是查看经过公司里公关部门的专业人士分析所得的信息,再经过柳乘荫自己认真琢磨后,得出了自己的理解,最终,柳乘荫有了以下看法:

首先,对方是个盈利性组织,不是搞慈善,人家终究是有所求的。

所以,不要想着对方会太便宜了自己。

另外,对方能在十几年里建立起这么大一个财团,这说明人家很会赚钱,也非常喜欢赚钱。

对方在不遵守岛国“传统”的情况下还能发展那么快,那么对方的首脑一定有着很厉害的“手段”,否则早就因为行事风格与其他同行太过于格格不入而被排挤垮了。而柳乘荫这边正相反,柳乘荫他们公司的发展,除了是靠柳乘荫的“产品”打开局面外,基本是靠一些“小误会”给推起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