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1 / 2)

驻军日志,自己每日都写,只是进了这封义之后每一日都比前一日难,这一日比一日难,何时才是个尽头呢?

建康六年,冬,十月廿八日魏池正拿了根柴火捅碳,突然听得啪嗒一声!

椅子上的陈虎噌的一下跳了起来:谁?怎么了?

魏池倒是被这人吓了一跳!

陈虎急急的奔到窗前,却是傻笑:窗户被大雪压塌了,嘿嘿

魏池忍不住笑了一下。陈虎撑好了窗户,走了过来:大人壶里的水都都快干了。魏池这才发现铁壶已经冒了许久的白气,赶紧要拿铁夹子将铁壶勾下来。陈虎抢过了魏池手上的铁夹子,把铁壶夹下来,放到一旁的木架上坐着:大人一夜没睡,赶紧去歇息吧。

魏池想了想,这次却没有争辩,让陈虎把那准备化墨的热水倾了出来,准备洗把脸休息。陈虎难得见到魏大人听话一次,赶紧奉命准备面盆。

一大壶水已经没剩多少,倒在盆里没冒两口热气就开始变凉了,魏池赶紧拿手滔水洗脸。就着水汽,魏池想,这法子总是能被想出来,人不能不歇气,暂睡个把时辰,起来再说吧!遂将建康六年,冬,十月廿八日,北兵正署推字部后面的事情按下心去。

陈虎对自己半路就睡着的事情耿耿于怀,拾缀了拾缀后说:大人放心去睡,有我看着呢!什么人来了我通报!

魏池去了外套,躺在床上,想:自从离了乌兰察布就再没有收到过燕王的鸽子,要是此刻能飞来一两只,煮来吃了也好!想到这里觉得自己好笑。陈虎看魏池偎了被子偷偷的笑,以为魏池想到什么好主意了,走过来拉了帘子:大人想到什么好主意起来在做吩咐!此刻赶紧睡吧!魏池自然不好解释想到何处去了,赶紧点点头闭上眼。

陈虎蜷了半晚上,觉得背上僵硬的难受,看魏池睡好之后,将碳盆移到烟囱里,又添旺了些,批了棉衣棉夹袄掩了门往院子里来。封义地方小,自然衙门也小,魏池因为官位高,所以就住在耿将军的后院。这后院也不是什么尊贵之地,除了宽敞些以外怎么看都像是京城里百姓家的住宅。又是一夜的大雪!竟然连门脚都被埋了一般!陈虎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搓了,拿着一柄大铁铲开始铲雪。铁铲插入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陈虎家住在北边,雪见得惯了,却不曾见过这样的下法从那天落雪开始,这雪花就没听过,白天下,晚上下,被风一卷漫天铺地而来,让人都看不清对面的人!自己是个不上前线的,走在外头都觉得冷得受不了,那城墙上的兵士就更不知有多难受了。魏大人是值夜的,前些日子许将军还让他上城墙去,后来雪实在是太大,诸位武将说什么也不让他去了唉,陈虎松了口气!这位小大人是个不知爱惜自己的人,那城墙上的冷哪是他能受得了的呢?

正铲着,突然拗起一直被冻僵了的雀鸟,红红的嘴,小脚小爪子缩着,被冰雪封在里头。陈虎拿铲子将它扒拉出来,看它肚子扁扁的就知道是这大冬天饿死的。忍不住想起粮仓,想起魏大人整宿整宿睡不着的样子开始担忧封义的处境人是铁饭是钢,没有吃的,活命都难哪还能做成别的呢?

正在发呆却听到院门被人拍得啪啪的响。陈虎把铁铲往墙角靠了,赶紧去开门。

才开门,许将军就挤了进来:魏大人呢?

陈虎一看甚是稀奇城外的火炮都还响着呢!怎么这些武将一个不落的都来了?

才歇着,下官去叫。

魏池才觉得有些模糊就听到院子里有脚步声,陈虎进来的时候他已经下床穿鞋了:谁来了?

也不容得陈虎禀报,许隆山径直踩进门,一把将皮帽掼在桌子上:这仗是没法打了!

魏池使了个眼色,陈虎给各位军官看了坐,赶紧退了出去。

魏池一边系扣子一边问:许将军说的是军粮?

搭话的却是毕江全:魏大人,军粮还有几日的?

魏池说:三日。

这两个字出口,一屋子人沉默了片刻。

黄籍任站起身毕恭毕敬的做了一拱:大人,从昨日起,城头上的士兵的饭菜稀了许多您也知道,这打仗是饿不得的

魏池看着地面:如若不减,那便是三日也撑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