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2 / 2)
失了这十余万人,怕是要再过十年我朝才能攒积起这样一支力量,请皇兄慎重。
陈鍄知道,若是这个皇弟说如此,怕是真要如此。不似大臣们引经据典高谈阔论,他说是这般,多半是这般。王允义的死活自己倒并不在意,只是那十万人确实是帝国的精英,自己苦心经营了五六年,外加上先帝的旧部才到了今天的地步,撒手不要实在是不划算。但如果自己主导议和,这不能不说是自己登帝后的第一件耻辱,不论如今能够怎样粉饰,百年之后也定是个笑柄。
开疆扩土之王,或议和的大笑柄?
陈鍄看陈宿满面肃然,突然觉得这些武将苦则苦已但终究是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也倒是占尽了便宜!
陈宿自然十分了解陈鍄此刻的想法,心中只是一片的冰冷。
终于,陈鍄点了点头。
另有封义一事,陈宿又掏出一封文书:臣要举荐几个人。
陈鍄笑道:还真是没完没了了。说罢拿了那文书来看。
纸上的许多名字都是封义的将领的,陈鍄指着许隆山的名字:真要封爵位么?陈鍄对于世袭爵位十分慎重,他不吝啬官位,但是不希望朝中再有世袭一说了。
十分必要,陈宿说:否则封义军心难稳,民心难平。
这事情是肯定要再议的。陈鍄接着往下看。
陈宿这次没有多说,只是点点头。
看完了纸上的名字,陈鍄笑道:怎么不见魏池的名字?我以为他会排在第一个呢。
臣愚钝,他这个难题也解不了。陈宿终于笑了。
朕本想把他留在兵部,但是这也是不大好的。
陈宿点头表示认同。
陈鍄想到那个温文尔雅的少年,觉得他能从战场活着走出来真是件怪事!那天看他倒是变化不大,难不成在做文官?
魏大人也能打仗可见这世间没什么不能的。陈鍄笑道。
那日臣去解围封义,看到了城墙上的魏大人,瘫坐在地上,左手持着钢刀,右手还提着两颗人头,不是看到了,真是难以相信。
陈鍄一惊。
封义城城墙都倒了,人心能够不倒,魏大人要居首功。功在其次,他是个人才。陈宿含笑:所以,臣不敢妄议此事。
作者有话要说:群: 13619190 大家可以欢快的激动的挥舞着皮鞭的讨论剧情,在下常年强势围观。
敲门口令:雅蠛蝶
☆、第八十四章
84【建康七年】
子夜时分,陈宿才走出暖阁,冷风一吹忍不住的一颤。宦官们匆忙招呼着车马前来伺候,陈宿上了软轿,有些疲惫的靠在垫子上:将帘子升起来。
宦官们和他不熟,自然不敢妄自揣摩他的意思,老老实实的将帘子升了,大股的风雪席卷了进来。陈宿看到阶梯上站着陈鍄的贴身侍女那个名唤慧儿的女子,她笼着手沉默的望向自己的方向,脸上是数十年来一成不变的神态,安静、谦恭。
这就是熟悉的皇宫,每年都在新修宫殿,但是里面的气息却是恒永不变,纵然是再久不来,也能循到那旧味道。小轿子缓缓地启程,陈宿闭了眼睛,那宫灯却仍旧晃得人心烦。
要过年了不知是哪一宫的小宫女在喧哗,陈宿微微睁了眼睛。
小宦官陪笑道:新进的宫女,这不是要备着春选了么?都是些不懂事的,叨扰了王爷,还请王爷恕罪!
陈宿不动声色,略回头张望了一下,却没能认出是哪一处的殿宇。
皇宫外面的民宅里已经有心急的孩童拿了家中备好的炮竹出来玩耍,零星的响声在街角炸响。只是皇宫中依旧是肃穆的模样,这是建康六年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年三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