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2 / 2)

刑部临时集合起来的小班子也宣告解散,各自回各自衙门报道,只有魏池被任命到东厂和北镇府司接着督查案件。

冯世勋和魏池住一条街,两人一起骑马回家。

冯大人毫不在意自己的半年俸禄,只是心有余悸的说:好一个徐汝能,他带兵到我家的时候我还以为皇上驾崩了呢!不过也是因祸得福,这事情这么一闹,我也好脱身了,连熬了两个夜,在这么拖下去恐怕直接就死在刑部了!倒是少湖贤弟你说这事情与你何干?那天我看你安抚太学生,这也算是个功吧?内阁不念着你的辛苦,还准备把你榨干净了卖渣么?

魏池这么久一直紧绷着,终于被这个没心没肺的逗笑了:冯大人真是太会说笑了。

冯大人的说笑不过是片刻的舒缓,魏池到北镇府司坐冷板凳的时候就笑不出来了。沈扬对魏池的成见不算太多,但也不少,对于魏池在封义的表现,军人出身的沈扬并未觉得有多感动。而且他是皇上这一方的,魏池站在燕王一边,怎么能够好得起来?这次皇上让他来督查估计也就是借这个手段卖给国子监的学生们面子,所以沈大人根本不想搭理这个小不点。

魏池感到了徐汝能式的冷遇,不过在刑部,是郑储拦不住徐汝能,而在北镇府司呢则是魏池拦不住沈扬。

沈大人不搭理魏池的方式就是不论做什么,到哪里都拉着魏大人,魏池觉得他可能心里想的就是要让这个文官好好看清楚,别出了北镇府司就乱猜测,逮着谁参谁。

其实沈扬这样的锦衣卫大员根本不会把魏池这样的书生放在眼里,这次拴着魏池完全是皇上的意思,毕竟徐汝能的乱子好不容易才平息,不能再出其他的纰漏了。想到这一点,沈扬内心还是欢喜的,皇上终究还是把锦衣卫当自己人,这些事情终究没有交给东厂那边去办。

东厂那边关着那五个人犯,北镇府司关押的是两位礼部侍郎和案犯家属。

案犯家属显然不是关注的重点,沈扬着重拷问着两位侍郎,两位侍郎一改先前的态度,口风突然变得很紧。魏池在一旁看着,心中却担心谭氏这样的弱女子会受不了北镇府司的待遇。可惜沈扬实在是太尽责了,几次遇见当差的胡杨林都未能说得上话,不过看那人的样子,人似乎还是好的。

魏池不由得宽慰自己事情已经尽量按照刘大人的推断发展了,不要急,不要急!

但另一件事情却是非常急!这段时间不止是这件弊案闹得沸沸扬扬,台面上还有一位代表异国权势的人要离开了。

离开前的那一场晚宴,魏池并未得到宫里的邀请,魏池觉得这个事情有点窝火。

窝火也还是要回去干活。

魏池想到索尔哈罕专门给了自己一个帖子,于是次日出门前专门放到了袖子里,还命陈虎备好了马,等自己一脱身回来就好用。

六月二十六日,在中原出使了三个月的索尔哈罕一行要正式启程离开了。

短暂的告别仪式之后,车队缓缓行至城外,停靠在运河边的漕岸上,等着时候到了启程。

随行的依旧是鸿胪寺的诸位官员,这三个月他们功不可没。

索尔哈罕从车上下来,于冕对她行了跪礼:公主殿下请到岸边的行宫小歇。

这是京城的运河么?索尔哈罕回望南边:那一边连着江南?

回殿下的话,那一边正是连着江南,这条运河从南边来,顺流而下到京城,在往北就到北岔河口,那边的船运就不如岸上舒适,那时候就要重新换陆路了。

索尔哈罕所关心的并不是归途的波折,她望向南方,那里的这个时候也许正是烟柳繁花的季节,而携手相伴游历其间的期盼好像怎样去计划都是幼稚可笑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