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2 / 2)
“对了,他们点了什么。”
傅朝一一说了,还提到是南意介绍的菜单:
“……那口才,金牌销售没跑了!不愧是我们家的孩子!就是这样聪明伶俐!干一行爱一行!像我!”
傅朝骄傲地挺起胸口!
“……好了好了。”
南枝不想吐槽哥哥过分旺盛的炫娃心思。
当然,她也觉得自家一一超棒啦。
“没有佛跳墙啊……”
不能让家人们吃到佛跳墙,南枝也觉得遗憾。
可时间紧迫,都这个时候了,她总不可能凭空变一份佛跳墙出来吧。
至于克扣其他客人的佛跳墙,挪给自家人这种事。
先不说会不会挨骂,反正以南枝的职业道德,是做不出这种事的。
南枝便决定用其他菜来代替。
这时,她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名字……
傅朝还不知道南枝的想法,问她:
“芝芝,你要过去打个招呼吗?唔,现在厨房应该走不开,还是待会儿忙完了,再过去吧,他们都可以等你!”
南枝知道家里每个人对她的包容和宠爱,所以,她偶尔也想回馈同样的东西。
“嗯,等等,我做道菜。”
南枝掉头回了厨房,恰好看到宋林。
“宋师傅,我记得供货商那边早上送来了一条大黄鱼?”
宋林不知道她怎么突然问起这件事,不过还是点头:
“对,那品相质量都不错,现在要用吗?”
南枝点头:
“嗯,我要做道菜。”
华国的美食历史长河里,以表孝心的菜有很多。
其中有一道,来自乾隆皇帝,就是用大黄鱼所做。
当然了,华国有关乾隆皇帝的美食典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仿佛每走到一个旅游景点,都能看到一道被他夸过的菜。
好似乾隆皇帝什么事儿都不干,天天到处逛逛吃吃,给人题字似的……
第500章脯雪黄鱼
不得不说,这些典故里有一部分的确是真的。
毕竟乾隆皇帝是着名的吃货,甚至传言他死于胃痛、胃胀……
而有这么一道菜,费工、费时,还费心。
这所谓的费心,费的就是乾隆皇帝的心。
据传,当年乾隆下江南,经过竹林时,发现一块通身雪白、稀世罕见的巨石。
乾隆认为这是祥瑞之宝,便传旨将巨石运入宫中。
中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经过好几个月才抵达。
为此,乾隆特意给巨石亲笔题字“青芝岫”三个大字,喜欢得不行。
太后听说这件事后,非常生气,斥责乾隆劳民伤财、穷奢极欲,还让人砸了这巨石。
乾隆苦恼不已,想到太后喜欢吃黄鱼,便特意请御厨做一道以黄鱼为原材料、造型与巨石相近的菜,用来讨太后的欢心。
中间,乾隆还按照他的想法,提出了不少构思,又取自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典故。
最终,经由御厨的巧手后,最后做出了一道菜——
脯雪黄鱼。
可以想象一下,要做到假山形状的脯雪黄鱼,该用多么大一条黄鱼!
也就是今天送来的黄鱼品质不错,南枝才会想到这个做法。
当然了,现在的黄鱼跟进贡的黄鱼不能比。
以前的大黄鱼都是野生的、最好的,被捕捞出来后送入宫中。
可是现在,因为80年代改变捕捞方式,导致野生大黄鱼近乎杀鸡取卵般,被急速消耗,所以大家的餐桌上,早已经看不到野生大黄鱼的影子了。
现在能吃到的,基本都是养殖的大黄鱼。
不过,也是用了近乎半野生的方式来饲养,耗心耗力,价格不菲。
之前南风楼没有用大黄鱼做的菜,供货商才想着特地兜售自家产品,送来的那几条大黄鱼全部是品相顶级。
南枝本来想等晚上忙完了,留下来思考一下做道大黄鱼有关的菜,却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
脯雪黄鱼用到的食材不算特别复杂,只有大黄鱼、鸡蛋、胡萝卜、香菇、红椒和西芹。
先将大黄鱼宰杀干净,鱼头鱼尾切下来备用,只取大黄鱼的胸脯肉,并去除掉鱼皮和背部的鱼筋。
接着,以斜刀片鱼,加入盐、胡椒、味精、姜丝,腌制备用。
再取3个鸡蛋的蛋清,加入少量澄面,将蛋清打发至倒扣不掉的状态。
随后,取长方形铁模,一层蛋清膏泥打底,再放入一块腌制好的黄鱼片,再放一层蛋清膏泥,抹平。
取掉铁模时,将成型的食材切成三块,用三成热的油温缓慢炸制,至蛋清凝固,鱼肉熟透,方好。
最后将鸡高汤加水淀粉勾芡,薄薄的淋上一层,再配上炸好的鱼头鱼尾摆盘。
乍一看,这样的步骤不算太难?
费心程度跟鸡豆花之类的比起来,似乎还差些?
虽说的确如此,但这道脯雪黄鱼的困难程度就在于它的名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