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39节(1 / 2)

除了心中爽快,高仲密对于高乐这个族侄也颇为关心,见到李泰队伍中并无此人,便忍不住发问道。

“是这样的,良弼兄因共诸邙山战俘相处日久,故而还要先留北州,须得年节之后将此群众安置妥当才能入国。”

李泰闻言后便回答道,为了让那些邙山战俘情绪尽快稳定下来,他也没有贸然改变他们的统御模式。高乐在其中威望不小,暂时留在陕北也能帮忙协调处理一些问题。

高仲密闻言后点点头,神态间却还有些失望,叹息道:“我还打算寻这小子盘问一些事情,既然仍有事在身,便也不作催促。待他事情忙完,阿磐你再着他快快入京!”

李泰自知高仲密是想向高乐打听一些家事,尽管心里也早已经不做什么乐观之想,但也只有听到事实之后才能彻底的死心。

对此李泰也帮不上什么,顶多是帮高仲密挖掘一下日常生活中乐趣,增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至于在闻听噩耗后顿时便如贺拔胜一般生无可恋。

两人正说话工夫,独孤信又共众人一起走过来,询问他们是否同行。

这老丈人真是一个翩翩花蝴蝶,偷吃了大行台赐给李泰的酒食后营外转了一圈,身边便又聚集起了那么多的人,见到李泰后便都纷纷入前满脸笑容的抱拳恭喜。不消说,肯定是独孤信将两家婚事宣扬于众。

李泰一一抱拳回应众人的道贺,旋即便表示自己跟高仲密一起回京,就不与众同行了,于是独孤信一行便径直离开。

高仲密得知此事后也欣喜不已,归途中还盘算着说道:“虽然说凭阿磐你今声势名位,并不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但既然苑事已定,也就无谓更想其他。何况如今西朝本就人事简约,可做的选择本就不多。

观独孤开府对你也甚是爱护,两家亲事结成后,势必会更多扶助你的事业。你今虽然也已经是功绩可夸,但终究还是短于人事的积累,有这样一位人情积厚的丈人依仰,自然也能更加顺遂。

知你新功归来,近日必定多有人情交际,未必有时间专注此事。况你不经人事的少年想也不知多少婚娶礼俗,归京后我便去冯翊王府上访问,安排主持逐项事宜再也没有比冯翊王妃更加合适人选了……”

他早将李泰视作嫡亲的子侄,对其婚事自然也是重视有加,一路上絮絮叨叨不断盘算着,当抵达渭水浮渡的时候都已经计划到迎亲时候的排场规模了。

他们这里还没踏上浮渡,早已经等候在桥头的李礼成当即便向一众随从在后的京中纨绔子弟们摆手呼喊道:“李开府将至,儿郎们速速净桥!”

众纨绔们得令之后,纷纷喝令下奴们挥起棍杖呼喝着便沿着浮桥向南面冲去,不乏躲避不及的行人都被直接冲下了浮桥。幸在如今寒冬水竭冰封,即便跌落下去也无大碍,只是有些狼狈。

李泰远远便注意到跟随在李礼成身后的京中纨绔们较之早前还要更多了数倍,一个个鲜衣怒马、盛气凌人,而今却都纷纷下马、队列整齐,齐齐向着李泰抱拳大吼道:“某等来贺李开府壮功凯旋,恭迎李开府归京!”

这整齐如一的喊话震得河边枯草都簌簌抖动起来,李泰瞧瞧这场面一时也有些无语,还是抬手向众人招手示意,正待翻身下马,排在前方一少年却忙不迭冲上前持辔扶鞍大声道:“岂劳开府行步,某等来迎,便是要为开府牵辔引行!”

说话间,他便转身面向众人,得意洋洋的牵着李泰坐骑便往桥上行去。

其他人见被这小子抢了先,顿时便嗤笑连连,但见浮桥南岸聚集行人变多,便不甘心让这小子一人出风头,在浮桥上便要争抢持辔,以给京中群众一个他们也曾共李开府并肩作战的错觉。

李泰见这些平日眼高于顶的京中少年如今却为了给自己牵马的资格而争抢不已,心中一时间也是颇觉欢乐,开口喊话维持着秩序,给他们规定牵引的距离,务必让每个人都能轮到一次,并在即将抵达浮桥南端的时候,随手将自己的马鞭递给了正在牵马那少年,那少年顿时激动的一脸潮红,接过马鞭便直往怀内去揣。

第0426章 赏赐名宅

众纨绔们一路上闹哄哄的将李泰一行迎入城中,并且不断的向周遭行人与看客们宣扬着李泰的威猛战绩。

京中群众们有的是知道此事,有的则就不甚清楚,但在这些少年们不遗余力的宣传之下,今天之后再不知此事的怕是不多了。

哪怕有的人并不能很清楚的意识到这功勋实际的意义之大与质量之高,可当见到这些平日里在京中纵马遛狗、人憎鬼厌的纨绔子弟们全都对这位年轻英俊的将军如此恭敬追捧,心中顿时也对李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行人穿街过巷、凡所行经之处都不免鸡飞狗跳的纷乱,好不容易总算是回到了高仲密司徒府门前,却见早有一队六坊禁军伫立门前。

讲到京中第一痞恶势力,这些六坊禁军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就连这些不耐烦遵守闾里俗规纪律的纨绔子弟们见到他们也要避道而行。

此时见到这么多的禁军卒员伫立此间,闹哄哄的气氛这才有所收敛,众纨绔子弟们不敢再跑前跑后的招摇,而是统统跟随在李泰坐骑后方。这要是在战场上,妥妥都是出卖老大的二五仔。

李泰和高仲密继续策马入前,这才看清楚站在众禁军士卒们当中的乃是尉迟迥。

尉迟迥也排开身前众人,阔步迎上前来,向着两人抱拳说道:“高司徒、李开府,打扰两位了。我奉陛下所命,入府召请李开府共诸东征功士入宫赐飨犒劳。”

“有劳尉迟开府走告,但我刚刚入城,仪态未整,如此进拜恐是失仪……”

李泰翻身下马,没想到宫中召令早在他入京前便已经下达,有些为难的望着尉迟迥说道。

尉迟迥闻言后便摆手笑道:“伯山倒也不必着急,眼下还是日中,傍晚入宫不迟。唯我同样钦佩伯山此番壮功,但因职在留守,之前未暇出迎,故而领命之后便提前赶来以贺伯山。”

“既如此,那就请尉迟兄且先入户暂坐片刻,容我稍作收拾再来相见。”

李泰听到这话后便又抬手邀请尉迟迥入府,但尉迟迥却又微笑着摆了摆手。

“大行台听说伯山你将要共大司马户中良姝结成姻好,心中也为你感到高兴,但又想到伯山在京中至今仍是居无定所,大功国士于帝邑之中竟无一厦可容,岂不让人心意寒凉?今日入宫时大行台奏请陛下,希望能将禁中前赐闲邸一区转赐伯山以安家室。”

尉迟迥又笑着对李泰说道,并环指他身后众人又说道:“如今那邸业也已经清理出来,诸物都有备用,伯山随时可以入住。你与司徒公诚是情义深厚,但总也不好携带这么多友人涌入户中长作滋扰,于自家堂厦之内待客,也能让宾主两欢啊!”

就是这个感觉、就是这个节奏!卷,你们继续卷啊!

李泰听到尉迟迥这么说,心中顿时大乐,这种成为一个海王、拥有满圈舔狗的感觉可真是太爽了。苦心人天不负,我李伯山今天终于翻身做主,攻守之势异了!

“那么阿叔,我便共众友人先往新宅去一观,阿叔且先归宅休息,稍后我再来请阿叔入户奉食。”

尉迟迥都这么说了,他也总得有所表示,再加上心里也好奇宇文泰赐给自己的新家是个什么样子,于是便对高仲密说道。

“去罢去罢,你们小儿辈自去游戏取乐,我也懒去打扰,便先去走访一下亲户,今夜不必再来扰。”

高仲密闻言后便摆手笑语道,正好准备一些礼品去冯翊王府拜望,同他家王妃商量一下李泰的婚事。

宇文泰赐给的这座宅邸,位于长安城的东北方位,侧方距离皇城仅仅只有一条街面的距离,宅邸的东面范围却一直抵达城东霸城门附近。

虽然说长安皇城本就位于城池的偏东方位,但一座府邸就能横跨皇城与东城门之间的区域,也足见这座宅邸面积之广阔。

饶是李泰对当下这座长安城中的产业不甚感冒,但在将这宅邸观望一番后也是忍不住的喜形于色,单单这一座宅邸的面积规模便抵得上弘农杨氏在城中族居过半的规模。

他这里都笑逐颜开,其他同行至此的京中纨绔们看到这座地当城中核心位置又如此宽大的宅邸,一时间也都惊叹连连、羡慕不已,更有人忍不住开始数算居住左近的各家邻居,无一不是当朝势位声望隆重之人。

这座宅邸新经翻修,围墙高达厚实,内中格局也是整齐美观,虽然并没有什么华丽的雕饰装点,但看起来也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当李泰一行迈步走入宅院中时,前庭已有三十多名男女仆役在这里恭候,据尉迟迥所言,这也都是随这座宅邸一起赐给李泰的仆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