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39节(2 / 2)

因有同行这么多京中少年儿郎们,李泰自然不好意思丢开众人自己去游赏宅居,当然也不能领着众人一起游览、将家私格局暴露人前,于是便让李礼成代为招待众人,他则趁着入内沐浴更衣的间隙将中堂与内院之间的这一片区域略作观望一番。

在他印象中,宇文泰这个老大作风抠抠搜搜、鲜有什么大手笔赠送,对人表示亲近最多用的方式就是拿自己用过的二手货送人,这待遇还不是一般人能够获得的。

但在宅内溜达一番后,李泰也不得不承认老大这次真的没有敷衍了事,待自己是真不错。

这宅邸整体基调以朴素实用为主,虽然装饰并不奢华,但却大气宜居,作为婚房来说也绝对不掉价,毕竟就连宇文泰自家的大行台内府也是这样一副装修风格。

等到李泰收拾妥当之后再行出时,中堂里早已经是一片宴乐喧哗声。这座中堂面积同样极大,容纳几百人于堂中宴乐都绰绰有余,而且内里还划分了宴饮、戏乐等不同的区域,着实是气派有加。

因为稍后还要入宫拜见皇帝陛下,李泰自然不能同这些人一起恣意放纵,作为主人登席感谢他们前来做客,然后便请尉迟迥往还算清静的别堂去坐定下来,彼此核对一下稍后将要进宫接受赐飨的功士。

因为这一系列的战事本就发生在敌境之中,而且朝廷也并没有派遣什么督军跟随,那么有关军功的记录与分配自然也就全归李泰自己编拟。

他所罗列大功之士便五十多人,反正像就阵斩杀燕子献、刘丰等确凿之功,李泰就算全揽上身也突破不了当下的官爵上限,自己眼下又没有兄弟儿孙可以转授其功,索性便共部下们均分功劳,借此给他们争取一个官爵名位。

“我真是羡慕伯山得有任守于外、驰骋建功的机会,我今在守宿卫,言则供奉宸居、身处要害,但其实……唉,罢了,若再多说恐怕伯山将要讥笑我贪心不足了。况且我也并无独典一军任事方面的经验,若真得了这样一个机会,怕也难入伯山一般顺利建功。”

尉迟迥看到李泰递上来的这一份长长的功簿名单,忍不住便感慨说道。

他身为宿卫大将也只是面子光鲜,其实不过只是大行台安排在朝中的一个耳目罢了,事情繁琐又难诉诸于口,还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故而心中对李泰那是充满了羡慕。

别的不说,单单李泰眼下递交上来的这份名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在未来都将会是李泰的心腹肱骨,是他能够傲立于国中的坚实基础。

按照这个势头继续发展下去,他们这些只是托庇于大行台羽翼之下的亲徒们,要不了多久可能都将要难再与之分庭抗礼。

类似的防范心理,尉迟迥之前便曾有生出,但在大行台的严厉告诫之下也渐渐压住了这些念头。可在今日又都涌上心头,而且不再只是对于未来的忧计,是在当下便已经对李泰的功绩生出一种拍马难及的感触。

“王业不昌,事类纷繁,大丈夫扬威立功、各待其时。待到风云际会之时,尉迟兄亦必能勇于建事,届时威名壮功也必将胜出我之当下!”

如今已经是大统十二年的年尾,公元546年即将结束,而等到公元553年的废帝二年,尉迟迥便将要率领大军一举攻克蜀中,将此地纳入西魏版图之中,如此一桩功劳的确是远比李泰对晋阳城的骚扰大得多,所以李泰在面对尉迟迥的时候也不敢过于倨傲。

至于说抢占尉迟迥的伐蜀功劳,李泰倒也不是没有想过,但这件事也是有利有弊。

首先他的能力做不做得到,他也不敢保证。其次作为非宇文氏核心成员,宇文泰会不会将如此重要的战事交给他指挥也是不能确定。

第三如果伐蜀成功他被一把摁在四川数年之久,正逢西魏末期权位跌宕最猛烈的一段时间,等到再出来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形势呢!

所以这件事也得动态的去看,不宜过早做出太过笃定的计划,以免失了机变之力。

第0427章 世族表率

傍晚时分,李泰便和一些已经随他入京的下属功士们一起、在尉迟迥一行的引领下入宫参加赐飨宴会。

之前李泰便觉得长安城的皇宫不够气派,在去晋阳溜达一圈、特别是在晋阳宫中游赏一番后,便更觉得如今的长安皇宫有些寒酸。

随行诸功士们也多跟随李泰于晋阳宫盘桓几日,所以在见到此间宫室格局时,也都鲜有大惊小怪的感觉,有几个不擅长掩饰情绪的甚至还直将失望都摆在了脸上。

一行人在皇城丞相府中暂留片刻,已有禁中谒者等候在此,传达皇帝的口谕对诸功士略加慰问,并各自赐给一袭冬装袍服,让他们于此间庑舍穿戴妥当后便入宫参见。

不多久,一群换了簇新衣袍的功士们便跟在李泰身后,仿佛一群刚被招安了的梁山好汉一般,小心翼翼的穿过连接内外宫室的永巷,往今日摆设宴席的殿堂而去。

禁中宫室建筑虽然不够宏大威严,但是宫闱之间不断穿行巡弋以及随处可见的禁军岗哨还是给人以不小的压力,让人言行都变得谨慎起来。

殿堂中,皇帝、太子和大行台以及其他一些宗室勋贵早已经分席坐定,随着宦者唱名传唤,李泰共诸下属们鱼贯登殿,拜见皇帝陛下。

“李爱卿快快免礼,还有诸位功士,此日禁中设宴,专为款待你等。朕与在席诸位公卿,也都是承惠于卿等讨贼壮迹,才得于今日欢聚一堂,分享酒食。所以卿等各需称意,不必拘礼!”

皇帝今日无着章服,只是一身轻便且不失庄重的时服,若是不考虑权柄势位给人气质带来的改变,瞧着要比旁边席中的宇文泰更显年轻和雍容。

这两人本来就是同岁,而且宇文泰本来也不以仪容端庄而见称,尤其是近来颈后发出一个肉瘤,为了掩饰常常都要带着长巾幅的突骑帽,仿佛没了脖子一样,模样瞧着就更有些古怪。

皇帝元宝炬虽然谈不上有多英俊不俗,大概常年不问实事的缘故,眉眼神情之间颇有一种诸事看淡的豁达,并不像宇文泰那样气势咄咄逼人。

众人听到皇帝陛下态度如此随和,各自心里也都暗暗松了一口气,及至李泰回首以眼神略作示意,然后便在左近宦者们引领下依次入席,至于李泰则就被引到了陛前横席坐定下来。

接下来又是一些乏甚营养的寒暄对话,与此同时各类酒食也都陆续奉进,殿下诸功士们乏人问津,自是放开了肚量大块朵颐,李泰则一边应付着殿上对话,一边将这些酒食浅尝一番,很快便品味出似曾相识的味道。

他心存着狐疑,又将案上食物品尝一番,很快便确定下来这些菜式所用的调味料多有他家庄园出产,于是便抬头向上阶席中望去,便见广陵王元欣正一脸笑容的望着他。

待到彼此视线交触后广陵王便端起酒杯微微颔首,显然是在默认李泰的猜测,如今禁中膳食确有诸多物料经他之手从李泰家进行采买。

只看广陵王那满脸的笑容,可知他这中间商做的是非常愉快,必然已经赚的盆满钵满。西魏皇室虽然没有太大的实权,但所拥有的财富还是非常可观的,别处也没有太多需要大笔花销的地方,饮食上的消耗当然不需要太过节俭。

李泰近来多从大处布局产业,对于这种具体的家事经营则少有精力再去仔细过问,此时得知自家商品都已经卖到了皇宫里来,心里也是颇感满意。

禁中赐宴自然不会通宵达旦的进行,时间过去了约莫有一个时辰,便有宦者入前耳语可以告退了。

于是李泰便又起身离席,向着殿上的皇帝陛下再拜谢恩并请告退,皇帝便也抬手吩咐礼官将诸员导引出宫。

一行人退至皇城中,李泰又留在丞相府等候片刻,待到宇文泰返回时便又连忙上前谢其所赐宅邸。

“些许小事,不值一提。即便不论事中的处境,我也算是一个对你颇多寄望的长辈,知道儿郎将要成家自立,自当顺手帮扶一番。”

宇文泰少有的一脸大度神情,拍着李泰肩膀笑语说道:“大司马是有福之人,户中人势虽然略显薄弱,但却幸运招揽到你这样一位贤婿,在公在私都能得力甚多。

我等镇兵家固然不及你名门世族家风庄谨,但也少了许多忌讳,但使有什么能让家室受益的计略,放手去做,不必担心折伤长辈情面而隐忍不发。伯山是智慧少年,想必不乏营家妙计,期待你的表现。”

李泰听到这话后也颇感无语,这话说的怎么好像是在鼓励自己抓紧时间抢班夺权、架空老丈人的话语权,而且还一副充满期待的口吻,难道你已经慧眼洞察到我狼子野心的本质了吗?

等到离开皇宫时,夜色已经极深了,所幸大行台新赐宅邸距离皇宫不远,行出宫门之后转过街便到了家门旁。

这要是在朝中上班的话,真可谓是非常实惠的福利,不过李泰就算不再返北州,多半也要在华州霸府,这便利倒也享受不了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