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299节(2 / 2)
李泰听到父亲这一番自嘲声,又不由得大生感触。
其实不只他们父子之间,世上许多父子之间的关系都有一点拧巴,作为父亲的心内既有一份尊严想要维护,又不得不面对新旧交替、子壮父衰的现实,渐渐的难再对儿子耳提面命的教导。
尤其是当儿子从事某些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时,更加难以指点,有时候便会通过在生活上吹毛求疵的方式来强调自己作为父亲的威严,来掩饰和回避自己衰老和逐渐被淘汰的事实。
只不过李泰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阔别重逢之后李晓想要召回作为父亲的威严和感觉注定是有点困难。
“往常怕遭人见笑,总在人前掩饰自己的怠惰。但阿耶知我深刻,一眼便能望透骨髓。幸在表兄为我饰美少许,阿耶知我没有人前露丑失礼,应该也会宽恕几分罢?”
说话间,李泰挽起袖子走上前来,要从父亲手里接过锄头,结果却被父亲推开来。
“人在何职,当思何事!我有麟儿当家奉养,可以安在田舍之间,你却身当家国重任,哪能事此闲务浪掷光阴!速去速去,勿扰老夫闲趣!”
李晓笑斥两声,将李泰推出园圃,示意他赶紧去忙自己的正事。
李泰见这老同志还挺懂得自娱自乐,于是便自作主张约定跟父亲晚上共进晚餐,然后便又和崔谦一起往州府前堂而去。
两天后,城外军营之中,李泰亲自主持了一场盛大的犒赏大会,此次出征将士们各自按照功劳全都获得了数量不等的赏赐。
严格来说,此次出征真正的作战任务并不多,而且第一线的作战基本上都是李泰从关中带来的人马所承担。作为主要收获的下笮戍、樊城都是守城将士主动投降,自然也没有什么先登陷阵之类的大功。
为了让这场犒赏大会显得盛大一些,李泰还特意拟定了一些功劳名目,变着法的发放奖赏,众目睽睽之下将数量可观的绢帛赏物发放给那些随军出征的荆州豪强,而且很多人领取赏物还不只一次。
这么做当然也是为了继续强化他豪爽大方的人设,同时也是在告诉这些荆州豪强部曲们,赏钱他是不打折扣的超额发放下去了,如果你们没有分到,那就得好好想一想究竟是被谁给克扣下来了!
就算这些豪强们公道的把赏物分赐部伍,破解了李泰这明晃晃的离间计,他也并不吃亏,起码能够让这些豪强和他们各自部曲明白跟着谁混有前途。
一番犒赏下来,诸军将士自是皆大欢喜,而那些没有响应号召、率领部伍追随出战的豪强们则就不免懊悔不已。
时下秋后入冬时节,各种生产活动本就暂时告一段落,若是随军出征的话,不只能拉近同这位新使君的关系,所获得的赏物也能让他们这个冬天过得更加惬意。
不过他们就算再怎么懊悔也已经为时已晚,这一场犒赏大会结束之后,李泰的前期铺垫也已经基本完成,撒币政策可以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掐断水喉搞回流了。
出击襄阳的战事圆满结束,接下来自然要开始处理州务。而当下便有一件积压多日的州事需要处理,即就是三名豪强失踪一事。
刚刚发生这件事情的时候,李泰便在穰城东门外堆造土台进行悬赏,如今时间也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效果如何当然得检验一下。
因为此事当时引起的轰动不小,甚至李泰这个当州刺史都背负了不小的嫌疑,所以他便也召集州郡官员并境内乡望代表们毕集州府,共同商讨解决这一件事情。
“末将拜见使君!”
黄伏虎等三家苦主代表登堂向李泰作拜,见到直堂中座无虚席的阵仗也不由得有些紧张。
李泰垂眼望着三人,神态和蔼的微笑说道:“之前州府出资悬赏,着令你等三家采察消息,如今收获如何?”
第0546章 德如日月
那三人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各自神情都是一紧,然后便彼此对望一眼,似乎是已经形成了某种默契,最终由黄伏虎上前一步恭敬回答道:“末将等三家多谢使君高义,因州府济助普问州人,已经获知许多有用讯息,想必不久之后必能将家兄等解救出来!”
听到黄伏虎这充满期待和信心的回答,李泰又满意的点点头,然后便又说道:“那么你们三家具体已经知悉多少讯息?能否告知在座诸位,一人计短、众人计长,群策群力,尽快将人寻找解救回来。”
在座其他人也都纷纷点头附和,不只是为了满足心中的好奇,想要搞清楚那三人究竟是生是死,还有一些其他比较微妙的心思蕴藏在其中。
那三人听到这话后,神情更显局促,明显的警惕紧张起来,黄伏虎连忙又作拜道:“近日所得讯息既繁且杂,使君与在座诸君皆有公务繁忙,恐怕有扰诸位案事……”
“怎么能说是有扰案事呢?这本来就是我案中事,之前忙于兵事、不暇分身才将事情委托你三家处理,但州府还是足量供给悬赏资货。是了,东门悬赏多日,已经耗资多少?”
李泰讲到这里仿佛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转头望向一名州吏询问道。
那州吏站起身来回答道:“启禀主公,库中支付东门赏物合计金三十斤、绢两万九千五百匹。”
“什么?”
“竟然这么多?”
当听到州吏禀告的数字,堂内众人纷纷惊呼起来,没想到仅仅只是过了半个月的时间,那高台上赐物便被散去将近三万匹绢,每天都要散去两千匹之多!
李泰听到这个数字后,也不由得眉梢一挑。他吩咐州府足量供给悬赏所用财物,却又不安排人员进行监督,让那三家全权负责赏物的发放,就是为的给他们制造一个中饱私囊、监守自盗的机会。
看来这三家也是将机会利用到了极致,这么短时间便散出了这么多的绢。若是按照他之前所公布的赏格,就意味着将近三千条有用的情报讯息,这得是那失踪三人每根毛掉在了哪里都查的清清楚楚啊!
当听到这个惊人的数字后,不需要李泰再作催促,当即便有堂内的豪强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此事本来就震惊州郡,不乏人因此蒙受不白之冤。使君为了安境护民,不惜耗时巨资,只为将事情调查清楚。
如今事情群众瞩望,州府又使物众多,早已经不是你三家的私事。究竟获取了什么成果,还不速速道来!无论消息多么繁杂,自有在堂群众判断是否值得数万匹绢资!”
听到这话后,众人也都纷纷发声附和,一时间可谓是群情激涌。
须知就在刚刚结束的襄阳之战犒奖大会上,用作赏物的也只有两万多匹绢而已,而且还是要由多家分领,行军赶路又冒着丧命沙场的危险。
可是这三家仅仅只是各家户里丢了一个人,借着新使君应急的安排,守住一处土台便分走了将近三万匹绢,这怎么能让人接受?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当这个数字公布出来的时候,事情顿时就变了味道。
这将近三万匹绢花出去,哪怕已经将那三人完好无损的解救出来,都会让旁观者们感到不值,更不要说他们钱散出去了,人却仍然还不见踪影!
那三人眼见周围群众全都怒目以视、群情激涌,一时间也都慌了神,未及开口,额头上冷汗便涌了出来。
坐在上方的李泰却抬手重重的敲在案上,望着堂内众人沉声道:“你等群众稍安勿躁,勿因闻耗重货而情急难控。这些物料散出也是益及群众,但能有助于事,也不谓可惜!”
说罢,他又望着那三人说道:“究竟悬赏获知到什么讯息,你们从实道来,不得隐瞒!这事情是我授你几家,若让群众知我错眼识人,你等各自小心!”
“使君饶命!使君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