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2 / 2)
管母身着一袭月白色中式长衫,衣料上手工绣制的迎春花从领口蔓延至肩头、后腰,衬得她微微泛红的脸颊更显精神。
她推着轮椅,黑布伞遮住了刺目的阳光,而这片遮蔽下,轮椅上坐着的女孩,正是管曈曈。
管曈曈戴着墨镜与丝巾,一张消瘦的小脸完全暴露在阳光下,皮肤苍白病态,但唇瓣却泛起一丝健康的红。而此时,她唇角生疏地牵起一抹弧度,有些僵硬,似是在笑。
余寂时微微一怔,薄唇轻启,未及言语,轮椅便已停在面前。
管母四下张望,最终将目光落在他脸上,一瞬间眼中就盈满泪水,嗓音微颤,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余警官,请问那位姓程的队长呢?”
余寂时一时难以揣摩她的情绪,目光在母女二人间游移,怔忡着答道:“他……21号就提前走了。”
稍作停顿,他眉头微蹙,神色中透出几分忧虑,“您找他有什么事吗?我们可以代为转达。”
“我们今天是专程来感谢他的!”管母攥紧手中的白帕子,拭去眼角的泪,随即紧紧握住余寂时的手,手掌颤抖,掌心发热,语气近乎哽咽。
……感谢?
余寂时愈发困惑,正欲发问,却听管母自顾自说道:“那天你们找我谈过之后,我想了许多。就像程警官说的,没什么是过不去的,我们都不能再逃避了……”
她吸了吸鼻子,唇角泛起一丝淡淡的笑意,低头与管曈曈对视,手掌温柔地抚过她的发顶,声音轻柔,“从那以后,我开始尝试带曈曈走出去。慢慢的,曈曈也想通了许多,向我表达了想主动克服阴影的意愿,所以前些天我们找到了程警官。”
“我们了解了你们办案的困难,曈曈提出可以尝试帮忙寻找那个人/贩/子的窝点,忙乎了一晚虽然不知道有没有起到作用……”
说到这儿,她不好意思地垂了下眼皮,眼眸也弯了弯,眼尾堆叠起细腻的尾纹,“看着曈曈一天比一天好,我也特别开心,这真的要多亏程警官了,请您一定要帮我们向他表达感谢!”
她话音一落,朝着余寂时深深鞠了一躬。
余寂时忙俯身搀扶她,脑海中忽然浮现出那一日,程迩冷漠的话。
虽然确实有些刻薄,但也十分在理。他当然也清楚这一点,可他共情管母,情绪极度低落,根本无法作出理性思考。
而程迩说这句话的目的,显然不是冷嘲热讽,也是真真切切地在为管曈曈考虑。
熟悉的酸涩感涌上眼眶,余寂时呼吸一滞。
或许钟怀林说的才是对的。
第175章
南陵省南山市。
入夜,是阴雨天,云层厚重,重重地压覆于群山之上,细细密密的雨丝随风欹斜,如同弥散四溢的水雾,悄无声息地浸润着天地。
远处,云岭山脉两支分别立于西南两侧,此时也隐没在濛濛雨幕中,轮廓被晕开,显得愈发模糊。
近处,雨水洒在窗上,细小的水珠汇聚成股,顺着光滑的玻璃,一滴滴蜿蜒而下,留下一道道交错的痕迹,像是苍天淌下的一行行清泪。
屋内没有开灯,视线昏暗,开放式阳台上,程迩倚靠墙角坐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上,仰头凝视着窗外的雨。
四周的盆栽五年未曾沾染雨露,早已失去了生机,枯叶零落成泥,只留下光秃秃的枝条,像是一具具被被抽干了血肉、只剩下骨架的尸体,此时孤寂地伫立在阴影中。
窗户上泛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气,模糊了外界的景物,对栋的灯光透过雨幕晕开,一片朦胧的光晕洒在他的脸上,映出清隽立体的五官。
他眼眶泛红,被那光线刺痛,可泪水早已流尽,只剩下一片干涩。
不知过了多久,他僵硬地抬起手腕,掌心抚过窗玻璃,抹开一片水渍,模糊视线,千家万户的灯光在雨中亮起,触不可及。
程迩忽然有些恍惚,想起自己十五岁时,师父将他从警局带出来的那个夜晚。
已是深夜十点,京城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路灯昏黄,光影交错,万家灯火在夜色中熠熠烁烁,将重重夜色映得格外明亮。
他身上伤口还隐隐作痛,被赵队揽着肩膀,一步步走出警察局,那时的他,就是站在这样的光里。
赵队借一家打了烊的餐馆,亲手为他做了一碗排骨汤,那味道令他魂牵梦绕,而他跋山涉水,从北到南,用了五年时间才终于走到了师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