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2 / 2)
两人沉默片刻。
本想着,你只要平安随我到了封义,往后就是安定。谁知道,那沃拖雷竟要重兵攻打封义,而后我又想着,秦王是稳当的,谁知熬到今天,方知道还接着要熬侄儿要我看顾你,我却耿祝邱说到这里忍不住有些悲怆:你不过是个文官,又有那般好的科举成绩,不该沦落到今天。耿祝邱紧握了魏池的手:秦王那里怎样也比这里好如今秦王的人还留在城内,你随他离开吧
魏池叹了一口气:将军,人各有命,哪里该是怨您的呢?自我入兵部至今,将军对我的关爱我岂会不知道?炳文是怎样的人将军不明白么?我和他既为至交,自然是知心的!保家护国是应尽的忠诚,若是我此刻求得苟活,一则对不起朝廷的重用,二则对不起浴血奋战的兄弟。魏池突然哽咽了言语:更是对不起兄弟!
此刻,房内没有旁人,生死选一多少驰骋沙场数十载的将士舍不得自己性命?
耿祝邱此刻并不想再做什么大道理,刀口舔血的人最不屑性命,却又最知道这性命何其可贵。耿祝邱只是气急的摔了魏池的手:你这人!怎么不懂得取舍?留得性命,多少大事做不得?更何况这城中这样多的人,你个文官留着也是枉死,空博得一个忠诚空名衔,杜莨就安心了?炳文就安心了?
魏池看耿祝邱气得嘴唇发青:大人不是也没走么?我,只求一个自己安心
正说着,门外响起了陈虎的声音:魏大人粮食都入库啦!
魏池站起身,看了门口一眼,又俯首看了耿祝邱一眼:将军!封义关会守住的!您要养好身体走到门口又回头:他日我们得胜回京,呵呵,听说耿家就您的好酒最多,不过您小气的名声可不好!到时候一定要舍得拿出来给晚辈开荤!不醉不休!
耿祝邱本想再劝,听了这句话,却是什么也说不出口,听到那门又是吱呀一声,却觉得这朽木夹击之声比那钟鸣磬吟还洪亮。
魏池看陈虎一脸的兴奋,也忍不住将那一股脑的沮丧烦闷抛开些。到了前院,却看到刚才吃了冷脸的那个小校官还站在院子里等着,大雪落了一身,几乎是个雪人。
魏池有些歉意,快走几步:久等了,许将军说什么?
那校官其实不止比魏池大了十岁,但看他的眼神却是满满的信赖和崇拜:将军在城墙上呢!
城头上,一个将士看小魏大人远远的来了,忍不住对身边的许隆山调侃:将军,小魏大人一夜没睡又熬到晌午,您别把别人当铁人啊?小魏大人还没十八呢!
许隆山是个从来不摆官架子的人,只是指了指自己的脸,笑着说:你可不知道,小魏大人最是个爱干净的人。你看,他还有力气把脸洗得干干净净,离倒苗还早呢!
旁边的几个人听了,连汤合也忍不住笑了。
魏池上了城楼,看许隆山和几个人正在笑谈什么,视敌军如草芥一般的姿态。
一时间心中百感交集。
无援兵,无援粮封义已是孤城一座,
这话要如何说得出口?
☆、第七十一章
71【建康六年】
建康六年,冬,十月廿八日,北兵正署推字部
再蘸墨的时候,小砚里的墨汁已经结了一层薄冰。魏池停了手,呵了一口气暖了暖僵麻的指间,唤陈虎过来参些热水重新研些墨汁。叫了两声却没听到回应,出了内屋一看,陈虎已经缩成一团在椅子上睡着了。魏池将桌上将熄的蜡烛吹了,顺手将紧闭的窗户抬开了些,一阵呛人的寒风立刻就卷了进来。魏池咳嗽了两声,倒也觉得一夜的倦怠稍减了些,遂想将那窗子再开大些。谁知道再用力却是推不开了,仔细一瞧才发现积雪太厚,已将黑木的窗梁压弯,微叹了一口气,随手找了根窗杆撑了,缩回屋来。
门外的风呜呜的喊得厉害,虽没有太阳,天却要亮的样子。魏池拿了寒衣盖在陈虎身上,自己回头架了铁壶烧水。望着通红的火盆,魏池揉着额头:十月廿八,从十日来算已经是正十八日。而恍惚之间又是新到的一天,廿九了!之前总盼着日子快些过,可现在却不敢那么想。魏池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今天的军粮又要出在哪里呢?